因為家裡的女人不同意納妾和男人未經允許納妾壓根就不是一回事。
如果現在晉國君賜給恒王幾個姑娘,恒王想要納那幾個姑娘入府,但是恒王妃不同意,那這件事情就是恒王妃的錯。作為一個女子她不應該如此善妒。
但如果是恒王在不告訴恒王妃的情況下私自納了彆的女人,那就是恒王的錯了。
更何況,現在國都裡都在傳他帶回國都的這個女人是大郡主的生母。
不管那個女人是不是大郡主的生母,既有了這樣的流言,他就應該讓人帶個話回來,不然,受傷的可能就會是大郡主。
虧他還是孩子的親生父親呢,在大郡主的事情上,還沒有他的王妃考慮周到。
想到這裡,晉國君又有點生氣恒王了。
他讓陳英派幾個太監去路上迎恒王,問問明那女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國都的那些女人們知道恒王把大郡主的生母帶回來了之後,反應各一。
有些心善的人自然沒說什麼,但也有一些素日裡都很嫉妒王元元的人覺得心下十分的痛快。
王元元在宗室內的地位雖然比不上太子妃和純王妃,但她有一點是恒王比不上的。
那就是恒王府裡除了她之外就沒有彆的女人了。
之前晉國君讓人給恒王送姑娘的時候,還有不少人想要看王元元的笑話,但是恒王直接出麵把那幾個姑娘送到了府外。
那幾個姑娘到現在還沒有個名分。
這讓那些想看好戲的人十分的失望。
但這次恒王帶回來的可是大郡主的生母了,就算是看在大郡主的份上,恒王都不會把這個女人放到府外。
更何況大郡主這麼些年都是由恒王妃親自教養的,但再親自教養,血緣的羈絆也是斬不斷的。
大郡主的生母要是真的回了恒王府,大郡主是會向著自小撫育她長大的嫡母,還是生育她的生母呢。
這些女人十分的想看一看王元元的笑話。
晉國君派過去的太監們迎上恒王的時候,恒王和大部隊差不多還有兩日的功夫就可以到國都了。
此時的恒王已經逐漸恢複了平靜。
他聽說晉國君派人來問他大郡主的生母一事後才恍然發現,因為他的逃避,這件事情已經弄到人儘皆知的地步了。
可除了逃避之外,他暫時還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想到這裡,恒王就忍不住苦笑。
他這幾日會想到很多事情,有些時候想到大郡主難免會有些遷怒與傷心。
當然,他也明白自己的這種心態是很不對的,因為大郡主並沒有犯任何錯。
既如此,他怎麼能傷害自己曾經視若親女的孩子呢。
可讓恒王就這麼咽下這口氣,他又有些不甘心。
可不咽下這口氣的話,他能怎麼辦呢?
難道要對外說出大郡主的身世嗎?
恒王下意識的否定了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