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第 224 章 亂成一團(1 / 2)

大晉皇後嬌寵日常 嘻嘻99 23447 字 11個月前

純王夫婦對儀和郡主的這門婚事也很有意見。

因為儀和郡主要是嫁進了純王妃的娘家, 那麼純王妃的娘家很有可能就不會像以往那樣支持純王了。

這對夫妻在感情上雖然有些貌合神離,可在對外的利益上,她們是十分一致的。

但這門婚事是晉國君定的, 純王夫婦縱然有什麼不滿, 卻也不敢說些什麼。

並且純王的心裡還有一絲憂慮,因為他覺得晉國君這是在削弱他的勢力。

好在晉國君之後又下了一道聖旨,他把純王妃的侄女嫁給了太子妃的娘家侄子。

到了這裡,就算是再蠢的人也能看出晉國君的意圖了。

他這是擔心自己最為年長的兩個兒子在這個時候內鬥。

太子和純王明白了晉國君的意圖後再看這兩門婚事就是不一樣的感覺了。

他們都在想自己要怎麼樣從這兩門婚事中得到利益。

所以現在的太子和純王關係反而比恒王離開國都之前要好上不少。

因為他們都想借此拉攏對方家族的人。

這是儀和郡主的婚事。

對於整個晉皇室來說, 現今最為矚目的婚事就是皇長孫的婚事了。

縱然太子的地位一直在被人所威脅, 可隻要他占著太子的位置一日,大義就在他這裡。

晉國的大多數朝臣也還是會認可太子的。

除非是晉國君自己下令廢太子,否則任何人都動搖不了太子的位置。

因為除開那些想要因此而魚躍龍門的人,對於晉朝大部分的朝臣來說, 誰做國君其實都是一樣的。

這些朝臣們最在乎的就是自家的榮華富貴。

占據太子名分的人登基可以讓所有的人對皇位的繼承心服口服。

就算有人不服氣, 也翻不出什麼水花兒來, 因為他們沒法舉起正義的大旗。

晉國也不會因此而發生內亂。

他們的生活也不會因此而有太大的改變。

而現在的晉國君又從沒有表現出對太子的不滿,所以縱然他也寵愛純王等人, 但在外人看來, 太子的地位還是很穩固的。

也因此,皇長孫在晉皇室的分量其實是不言自明的。

皇長孫的婚事讓國都的這些世家們再次忙碌了起來。

他們這些世家最不缺的就是女孩,隻要家裡的女孩能被選中做了皇長孫妃。

那麼他們的家族就會更添一份助力。

這些恨不得把所有的好處都摟在自己口袋裡的世家們自然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

畢竟資源就這麼多,這個家族不爭,那個家族就會把資源搶走。

也是因為世家們對皇長孫的婚事太過狂熱,皇後和太子妃現在頗有些拿不定主意的感覺。

就連晉國君和太子也有些不知道該選誰。

恰逢前些日子晉楚齊三國發生了戰爭,晉國君不想那麼草率的定下這門婚事,就說暫時不考慮給皇長孫定親。

朝臣們都明白晉國君的用意,因此, 在晉楚齊三國的戰爭還沒結束前,這些朝臣們也都暫時安靜了下來。

但前線的戰爭結束後,這些朝臣們又開始活躍了起來。

這些朝臣家都有女孩在後宮。

太子妃在私下和王元元說話時,就跟王元元抱怨過,說這幾日她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人跟她推薦自家的女孩。

就連如嬪都偷偷的過來尋太子妃,說她家的女孩如何如何的溫婉端莊。

如嬪可是貴妃的娘家族女,她家的女孩不就是貴妃的娘家女孩嗎?

看來貴妃的娘家也不是鐵桶一片呀。王元元雖然在太子妃那裡聽了一肚子的八卦,但她聽這些事情不過是為了了解國都裡的一些動態。

至於太子和純王最終會如何博弈,以及皇太孫最後會和誰成親,暫時都不在她的考慮範圍內。

因為她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她要先解決大郡主的問題。

這個孩子也快到成親的年紀了,有些事情拖不得了。

在回來的馬車上,王元元就跟恒王說了大郡主的異常。

恒王聽完之後沉默了起來。

他實在是不知道要如何跟大郡主挑明真相。

王元元見狀就對他道:“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跟她說的話,就由我來跟她說吧。”

大郡主和她接觸的時間比跟恒王接觸的時間要多多了。

她跟大郡主談的話,大郡主也會更自在一點。

她們回府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或許是因為恒王在這裡的緣故,大郡主的精神看起來比早上要好一些。

王元元讓奶嬤嬤們帶著她們回去洗漱換衣服。

她估摸著大郡主差不多已經換好衣服之後,就帶著宮人去了大郡主的院子。

她來之前沒有通知大郡主身邊的宮人,所以她都走到廊下了,大郡主才慌慌張張的從裡麵走出來。

她的麵容略微有些惶恐。

看到這樣的大郡主,王元元的瞳孔就是一縮。

她知道自己沒有猜錯,大郡主肯定是知道些什麼事情了。

因為她以往也有過沒有告訴大郡主提前過來找她的經曆,那時的大郡主可一點都不會覺得擔心。

王元元不動聲色的隨著大郡主一道走進了房間。

她坐下後,大郡主就從宮人手中接過一盞茶,親手奉給了王元元。

王元元看到她這個舉動倒沒有多想,因為她覺得大郡主年歲漸長,嫁人之後肯定是要時常給婆家長輩奉茶的。

若是在家裡沒有養成給長輩奉茶的習慣,日後到了婆家隻怕也一時難改。

所以大概兩年以前,她就讓大郡主練習著給長輩奉茶了。

王元元接過茶杯,隨便喝了一口茶水後,就將杯子遞還給了大郡主。

大郡主雙手接過了茶杯並轉身遞給身後站著的宮人後,方才坐在了王元元的下首。

她雖然極力的想要保持鎮定,可王元元能看出她的眼底有一絲忐忑。

王元元是一個能沉的下氣和彆人繞彎子的人,因為有時在不知底細的人麵前,需要先把自己隱藏起來,這樣才能避免自己受傷。

可對王元元來說,大郡主不是不知底細的人,她是她的孩子。

對她的孩子,她需要真誠一點。

“時間過的可真快,一眨眼都這麼些年了。”看著眼前亭亭玉立的大郡主,王元元十分感慨的道。

大郡主這幾日其實是有些忐忑的,可她的心事卻無法說於外人言。

聽到王元元溫暖的聲音後,大郡主的鼻子就是一酸。

王元元看到了大郡主的表情卻沒有安慰她,而是繼續道:“我剛嫁進來的時候,你才一歲多,那會兒還不大會說話。”

大郡主聽到王元元對她說自己小時候的事情,雙手就是一緊。

她隱隱的知道母妃想跟她說些什麼了。

“老實說,我那會兒也剛剛十幾歲,還不知道要如何當好一個母親,所以一開始我對你是有些遠離的.....”王元元沒有和大郡主說什麼虛的話,而是把自己這麼些年以來對大郡主的心態的轉變一點一點的告訴了大郡主。

大郡主聽到最後,已是熱淚盈眶。

她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自然知道自家母妃為什麼要過來跟她說這麼一番話。

母妃應該是猜到她知道了一些事情,所以才會過來找她的。

“你是我的孩子。”說到最後,王元元對大郡主道:“從你一歲多到現在陪著你的人一直是我,在我心裡你就是我的孩子,我和你曾外祖母甚至從你五歲開始就給你攢嫁妝了。敏兒,我不知道你聽到了什麼,可你要相信我們之間的感情。”

“母妃。”聽到這裡,大郡主再也忍不住了,她撲到了王元元的身上,大哭了起來。

王元元看到她傷心,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

她也跟著掉了眼淚。

母女兩人哭了一場之後,大郡主抬起頭,把自己聽到的話告訴了王元元。

聽完她說的話,王元元這才放心。

原來她並沒有聽到那天晚上她和恒王說的話。

她之所以這兩日有些不自在是因為好幾天以前她就聽說了恒王帶著她的生母一道回來的消息。

結果這兩天外麵又在傳說恒王帶回來的人不是她的生母。

她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麼,所以就覺得有些焦急。

王元元知道她在焦急什麼,她估計是想明白事情的真相。

既然已經知道大郡主並沒有聽到最關鍵的消息,那王元元也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了。

她告訴大郡主,恒王帶回來的人確實是她的生母,隻是她的生母在齊國又生了兩個孩子。

恒王擔心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後,晉皇室會成為彆國的笑柄,所以才瞞著這個事情沒說。

這個說辭也是王元元和恒王這兩日想好的。

她們確實說的也沒錯,就算阿樹沒有欺騙恒王,大郡主真的是恒王的親生孩子,恒王也不能把阿樹帶回王府。

因為阿樹和齊國人生了兩個孩子。

這個消息要是傳了出去確實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並且晉國君也未必會留下阿樹的性命。

恒王雖然深恨阿樹,可為了大郡主,他還是想要保住阿樹一條性命的。

大郡主聽王元元說完這些話後,再度痛哭了起來。

王元元隻以為她是接受不了這樣的事情覺得有些傷心,她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大郡主,隻好一直坐在大郡主的身邊陪著她。

大郡主之所以痛哭不止是因為有些接受不了這件事情,她還對恒王和王元元有些愧疚。

她其實騙了母妃,她隱瞞了自己那日陪著小蘋果一起偷偷去找母妃的事情。

所以她聽到了那日父王和母妃的對話。

雖然那日父王和母妃都說她們要隱瞞這個事實仍舊把她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

可換做是誰都不可能立刻就接受自己的父親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這樣的事情。

她自然也接受不了。

可逃回房間後,她又想起了父王和母妃說的話。

她知道她們對她是有感情的,為了她,她們願意隱瞞這件事情。

這讓她稍微沒有那麼的害怕了,可她這幾日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腦子就跟一團漿糊似的。

今日母妃過來找她,她下意識的隱瞞了她聽到了後麵那件事情的話。

因為小蘋果後來也來找過她,她跟她說父王和母妃都很愛她,不希望她知道這件事情。

後來母妃又跟她說了她們要如何安置她的生母。

她說她們會把她的生母安置在京郊,她那兩個弟妹的話,她們會把她們送到齊國讓那些好人家教養她們。

她聽到父王和母妃為了她做了這麼多的事情,不由得有些愧疚。

混淆皇室血脈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可父王和母妃為了她不僅隱瞞了事情的真相,還替她掃清了尾巴。

在這裡麵犧牲最大的其實是父王,她的生母如此欺騙父王,可父王為了她不僅忍下了這口氣,還留了她生母一條性命。

大郡主越想越覺得心酸。

她哭了許久才算是停了下來。

王元元看她的雙眼雖然仍舊是紅腫的,可神情卻安定了不少之後,心下也鬆了口氣。

“事情既然已經說開了,那你日後就不要再擔心了。”王元元對大郡主道。

大郡主感動的點了點頭。

和大郡主把話說開其實隻是第一步。

王元元知道要想讓大郡主相信她和恒王對她的感情,需要時間來證明。

但在此之前她還需要解決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恒王府的宮人的事情。

她明明已經下令讓人瞞著大郡主了,為什麼還是有人敢把這樣的事情告訴大郡主。

萬一大郡主聽了之後想不開該怎麼辦?

王元元越想越是生氣,就在她下令徹查這件事情的時候,恒王府又發生了一件事情。

正是這件事情讓她和恒王開始下定決心好好的整頓恒王府。

恒王府後街東北角的一個院子裡,一個約莫二十餘歲的婦人正躲在房間裡磨刀。

將家裡的菜刀磨好後,這婦人將菜刀收了起來。

隨後,她抱起了正在睡覺的女兒徑直往外走。

拐了幾個彎之後,這婦人走到了一戶人家的門前。

這戶人家的門戶並不大,看起來十分的普通,可這婦人知道這戶人家的主人在恒王妃麵前十分的得臉,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個十分心善的人。

如果她真的沒了的話,這家的女主人肯定會願意幫忙撫養她的女兒的。再不濟,她也會幫女兒找一戶不錯的人家,總好過跟著她受苦強。

這婦人將自己剛剛滿周歲的小女兒放在了這戶人家門口。

隨後,她就躲在了巷子的另一側遠遠的看著門口的動靜。

待到看到這家的女主人開門進來把自己的女兒抱了進去之後,這婦人總算是放心了。

她回到了自己家裡,在房間裡待了一會兒後就再度出了院子。

她的眼神十分的堅毅。

“奇怪,我們家門口怎麼有個孩子?”百梅原本在廚房裡指揮小丫鬟做飯,聽到門口有孩子的哭聲,她就徑直走出了廚房。

開門後,就看到一個小小的繈褓。

她不免彎下了身子,待到發現裡麵是個小女孩之後,她的瞳孔就是一縮。

抱起這個小女孩後,她先是四處打量了一下,卻沒有發現任何人。

她隻好抱著這小女孩回到了院子裡。

百梅的夫婿原本正在看兒子練武,看到她抱著一個繈褓走進來便讓兒子繼續練武,他自己則走到了百梅身邊。

“這是哪家的孩子?怎麼放在了咱家門口?”齊校尉道。

她夫婿年前升了校尉,大家現在都叫他齊校尉。

“不知道呀。”百梅也十分的困惑,她指著這個小女孩的小臉對齊校尉道:“你看她長的白白嫩嫩的,一看就不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這樣的人家怎麼會把孩子給扔了呢?”

“彆是父母犯了什麼事情,是什麼犯官家的孩子吧。”齊校尉對百梅道。

百梅聞言臉色就是一變。

她剛想說話,就聽到了外麵有人敲門的聲音。

百梅連忙喚來小丫鬟,讓她把這孩子抱到裡間去。

來人是恒王府外院的一個管事。

百梅之前原本想等孩子大一點之後就進府繼續伺候的。

可她夫婿年前升了校尉。

這樣一來,百梅就不好進府伺候了,不然彆人就會說王元元輕狂了。

她雖然沒有進府伺候,卻也不願搬到彆的地方去住。

王元元知道百梅是舍不得離自己太遠,便也沒有勉強她離開這裡。

百梅是自小就陪著王元元的丫鬟,深得王元元信重。

再加上她夫婿能乾,就算嫁了人也能時常進後院去給王元元請安。

住在這後巷裡的恒王府的宮人和幕僚的家人們如果遇到什麼事情,都很喜歡跟百梅說。

百梅看到這外院管事之後就知道外麵肯定是出事了,不然他不會滿頭是汗。

果然,這外院管事一進來就跟百梅說 :“殺人了,那邊殺人了。”

什麼?

聽到這裡,齊校尉忍不住站了出來。

他隨著恒王上了許多次的戰場,遇到這樣的事情自然不會退縮。

“你們通知府裡的人了嗎?”按理說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通知府裡的侍衛們。

“通知了,但王府離咱們這裡還有些距離,那個女人又拿著刀。公公說您家離安家比較近,讓奴才趕緊過來找您幫忙。”這管事忙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