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第 240 章 完結章(修)……(1 / 2)

大晉皇後嬌寵日常 嘻嘻99 14311 字 11個月前

因為恒王打算立阿亨為太子了。

恒王的這個決定對所有人來說都很突然, 當然王元元和恒王的幾個心腹臣子還是知道這件事情的。

有了恒王要立阿亨為太子這件事情轉移話題,小蘋果的婚事自是無人再關注了。

畢竟和立太子比起來,嫁妝這件事情實在是太小了。

阿亨被立為太子後, 就帶著太子妃和孩子們搬到東宮去住了。

在太子的冊封儀式舉辦後不久,恒王封阿其為文王,封阿圓為周王。

與此同時, 內務府為他們準備的王府也已經建好了。

阿其和阿圓各自帶著家眷搬到了宮外。

到了宮外後, 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阿其還好一些,他喜歡安靜,也不怎麼愛出門, 平日裡若是無事便窩在書房看書。

但阿圓就真的跟脫了疆的野馬似的, 跟著他的朋友們一起到處跑。

一開始王元元還不知道他在外麵玩的很厲害, 大家也都不會在她麵前說這些。

直到周王妃左氏懷孕生產, 王元元拍太監去周王府探望。

等那太監回來後,她就隨口問起阿圓在做些什麼。

那太監卻支支吾吾的說不上話。

王元元這才起了疑心。

王元元知道這太監不會跟自己說真話也不為難他。

她讓春蘭親自去一趟周王府問一問阿圓周王妃生產那日, 他在做什麼。

春蘭對王元元的忠心自是與他人不同,況且她自小看著阿圓他們長大, 阿圓他們敢恐嚇其他宮人, 卻未必敢這樣對待她。

春蘭回來後, 王元元就知道了那日發生的事情。

原來,周王妃生產當日, 阿圓並沒有在府裡。

他和他的什麼勞什子好友們一道出去玩了。

而他們平日裡行蹤不定,周王府的宮人們一時之間也找不到他。

他竟然在周王妃生產過後,才從外麵回來。

王元元聽到阿圓這麼不顧家, 自是怒火中燒。

她現在已經成婚的三個兒子中,阿亨和阿其雖然都沒有阿圓那麼活潑,可他們卻是十分顧著各自的王妃的。

像阿圓這樣自己王妃生產還在外麵玩的事情, 阿亨和阿其怎麼都做不出來。

王元元派人去周王府把阿圓叫進來狠狠的訓斥了一頓,她一向不怎麼罰孩子,可她覺得阿圓這次做的事情太過分。

因此這一次,她讓阿圓在府中禁足。

阿圓愁眉苦臉的回到了府中。

而周王妃左氏這邊,得知王元元因為她生產時王爺不在的事情罰了王爺後,對王元元自是十分的感激。

可她又有些惶恐。

因為她家中有叔伯比王爺更為荒唐,彆說夫人生產時在外麵玩了,有些人甚至還在夫人生產時在外麵尋花問柳。

對家中的老夫人們來說,隻要他們不是要和夫人和離,沒有寵妾滅妻,他們做的這些事情就不是什麼大事情。

像王爺這樣,不尋花問柳,沒有彆的側室,隻是喜歡出去和人玩的,已經算是頂好的男人了。

她本就覺得王爺能做到這樣已經很好了,所以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生產時王爺不在有什麼不對。

沒想到娘娘竟然這麼生氣。

娘娘可真是一個公道不偏私的人。

這麼一想,左氏對王元元又多了一分尊重。

娘娘懲罰周王的事情自然沒有瞞過新都中的其他人家。

這些人知道皇後娘娘懲罰周王是因為他總是跟人外出遊玩後,心思各異。

有些人對自家兒子自是十分的了解,他們知道周王的那種玩法和自家兒子比起來簡直是小巫看大巫。

並且他們也擔心自家兒子常和周王在一起會把周王帶壞,進而使得皇後娘娘遷怒到自家,所以在得知這件事情後,他們十分的禁止自家孩子再和周王一道出去玩。

阿圓禁足一圈出來後發現竟然沒有朋友願意陪他玩了。

阿亨發現自家父皇最近教導自己極為的用心。

他不僅教自己要如何處理政事,甚至還告訴自己要如何禦下。

按理來說,儲君學習這些也無可厚非。

但阿亨聽人說過,當初的太子殿下,也就是他的伯父在做儲君時,可沒有學習這些東西。

或者說他的皇祖父並沒有教導太子學習這些東西。

阿亨的心裡難免有些不安,不知道自家父皇到底是怎麼想的。

但這些都還沒完,在確定阿亨至少知道要怎麼樣處理政事之後,恒王又讓人阿亨喬裝打扮去各地的鄉村。

他讓阿亨去鄉村做兩件事情,一是弄清楚各地農作物的種植種類和產量,二是弄清楚各地的小吏是怎麼收取稅糧的,最後則是弄清楚各地的漕運都是由當地的哪支勢力把控。

阿亨聽完自家父皇給自己布置的任務後,心裡就是一驚。

父皇提的這幾個要求看似簡單,可細細想來卻很玄妙。

需知朝內的這些大臣們雖然個個位高權重,許多有利於百姓的法令也是他們製定頒布的。

但是他們隻是製定這些法令的人,真正執行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下麵的那些小吏。

阿亨雖然不知道那些小吏們是如何執行這些法令。

可他用腦袋想也能想出來這些人一定不會按照老大人們的設想去執行。

因為是人都有私心,肯定會有小吏想從中牟取私利。

父皇讓他去各地鄉村看一看各地的百姓現在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其實就是想讓他明白地下的小吏和官員會用什麼樣的手段聯合起來蒙騙他們。

他心裡有了個譜,日後就不會被騙了。

想到這裡,阿亨激動了起來。

這趟行程看起來很辛苦,可隻要有心,他能從中間獲得很多東西。

“那父皇,我可以帶二弟和三弟一起過去嗎?”

“當然可以。”恒王其實有讓阿亨帶阿其和阿圓過去的想法,隻是他還沒跟阿亨說,阿亨自己就提出來了。

恒王自是十分的欣慰。

他的這三個兒子都是一母所生,兄弟之間也沒有嫌隙。

等到三個孩子都曆練出來,能夠彼此幫襯之後,他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是的,恒王想退位了。

這個想法是近兩年才有的,起因就是那一次阿亨說要把若若送到王元元身邊,恒王原本擔心王元元會累著,但最後她卻十分的高興。

就在那個時候他才發現原來自己陪伴王元元的時間還是太少了。

退位的念頭在腦海中升起後,他就開始考慮自己是否真的要退位,以及如果真的退位的話,他要選擇在什麼時候退位。

他是否真的要退位呢?

這兩年,恒王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在朝政穩定下來之前,恒王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因為他總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但在朝政穩定下來,阿亨入主朝堂之後,恒王就下定了決心。

他覺得自己現在準備退位的事情了。

因為他發現阿亨在政事上的才能並不輸於他,甚至於說,阿亨在某些方麵做的比他要好很多。

他是天生的王者。

既然他的儲君有這方麵的才能,那他為什麼不讓位於他,讓他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呢。

恒王想要退位的事情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王元元。

阿亨和阿其以及阿圓他們是喬裝出新都的,知道他們要去做什麼事情的人極少。

朝廷裡隻有恒王的幾個心腹大臣知道。

但能做到恒王的心腹大臣,不說彆的,那保密功夫絕對一流。

也因此,阿亨和阿圓他們都在外麵待了半年多了,還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去了哪裡,去做了什麼。

阿亨、阿其和阿圓斷斷續續的在外麵待了兩年多。

當然,這兩年的除夕他們還是會回來跟王元元他們一起過的。

這兩年,他們見到了許多不平事,也看到了大晉朝的老百姓特彆是村民們真實的生活。

他們的日子雖然沒有那麼差,但也壓根就不像朝臣們說的那樣好。

並且阿亨還問過一個老農,覺得現在的日子過的怎麼樣。

出乎阿亨意料的是那老農竟然說覺得自己的日子過的好極了。

阿亨覺都十分的不可思議。

這些百姓們一年到頭都吃不到幾次有油水的東西,怎麼能說覺得生活過的好極了呢。

許是看阿亨有些疑惑,這老農就開始跟阿亨講為什麼他覺得現在的日子過的好極了。

原來,在恒王尚未統一各國之前,各國百姓們的日子過的其實不算頂好。

當時除了晉國外,楚國和齊國為了能製作更多的兵器,為士兵們提供更多的糧草,極力的壓榨這些百姓們。

對於這些百姓們來說,在那個時候吃不飽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要是隻是吃不飽飯的話,倒也還好。畢竟他們還能活著。

可各國當時為了征集更多的士兵,到處抓人入伍。

許多人家因此妻離子散。

等到恒王統一各國後,彆的不說,至少百姓們不必飽受戰亂之苦了。

但他統一各國之後,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

那就是一開始除了晉國的子民外,齊國和晉國都有許多老百姓不覺得自己是晉國的子民,他們認為自己是亡國之人。

而齊國和晉國的一些貴族們看大晉朝建立之初,人心並不穩定,就想煽動原楚國和齊國的舊民,想要從中牟取利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