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竹他們在訓練中是有練過這方麵的武器,但是因為時間緊迫的原因,訓練的不多,而且用的也不是這把槍,而是國產的另外一把反器材狙擊武器。
如今國產的武器已經位於世界前列,他們已經沒有必要盲目追求進口國外的武器了,反倒是很多其他的國家跑來華國求購各種武器。
華國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完成了進口到出口的轉變,隻是現在某些國家還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
但華國也不在意這些,他們願意裝傻,那就裝傻去吧,繼續裝傻下去,他們隻會把雙方的距離拉得越來越大,不會再讓對方有追上的機會。
其實這種心態也能理解,就比如一個在小學時每次期末考試都考第一的人,上到初中後,曾經一個班考試倒數的人成績一下子追了上來,雖然排名跟他差不了多少,但還是落在他的後麵。
然而等上了高中之後,這個曾經倒數的人一下子超到了他的前麵。
雖然他還是靠著吃老本保持第二的位置沒有動,可那原來倒數的人的分數卻與他拉得越來越遠。
換誰誰能接受這種落差?
明眼人都不願意點明這種情況,就讓他們繼續沉醉唄!
還有一個是防守射擊,雖然說是防守,但打的還是靶子,不過靶子出現有時間限製,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將靶子打倒,那麼靶子便會消失,從而扣分。
靶子從遠及近,最遠在八百米,逐漸靠近,模擬的是狙擊手防守敵軍快速進攻的場景。
當敵人來到二十五米的位置時,狙擊手將離開藏身處,跑到掩體的地方用□□攻擊敵人。
這個時候狙擊手和觀察手都需要進行射擊,觀察受指揮的作用就少了一些,不過也還有。
一般情況下他們會以五百米的距離來劃分區域,在五百米處畫一道橫線,然後有豎著將場地畫成兩半,五百米之外的區域都是狙擊手的任務,觀察手會提前告訴他靶子的位置。
當靶子出現在五百米以內的區域後,豎著的那條線就起到作用了,狙擊手和觀察手各自負責他們那一方的靶子,一直到靶子出現在二十五米處,迅速移動到掩體的位置用□□攻擊。
剩下的最後三個項目都是對抗賽,兩個是參賽選手與舉辦方安排士兵的對抗,一個是參賽選手之間的相互對抗,這就是沈竹當初叫孫航把衝她吹口哨的人記下來的原因。
這場參賽選手間的對抗賽中分數上限為六百六十分,其實也就是除了自己所在的小隊,其他所有小隊的成員數量乘以十得出的數字,每淘汰一名對手獲得十分,如果一個小隊將所有的小隊全部淘汰,那他們將獲得六百六十分的恐怖分數。
而兩個與舉辦方安排士兵的對抗也不簡單,一個是護送實彈射擊,一個是潛蹤隱跡。
前者模擬狙擊手在前往目的地時,護送他們的車突然被□□炸了,狙擊手需要立刻下車解決掉周圍的敵人。
後者則是需要狙擊手隱藏自己的身形秘密前往一個目的地,在不被敵人發現的情況下解決掉對手。
這三項比賽占了整整兩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