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邊的琳琅瑪瑙四州, 以琅州為首。
其原因當然是琅州最大,並且最為富庶的緣故。
琅州對康都的態度也幾乎能等同於這四州的態度——當然了,其中也不可能完全無異議, 隻是持有不同意見的人手中的權利有限,起不了太多作用。
胡人對這四州自然也是覬覦的, 之前北燕沒有一分為的時候, 那時的皇帝也想過要把這北方四州納入自己的領土。
隻是限於地理條件,星芒山脈斜著把中原大地給分開, 這四州位於星芒山東邊, 要直接越過山脈來攻打這四州,是一件相當耗費兵力人力的事情,若是能有必勝的結果, 就這麼翻山越嶺過來倒是也不難,但這四州顯然也沒那麼束手待斃,惡戰之後是什麼結果也是未知。
於是北燕的皇帝研究了去往這四州的最佳路線, 從玉州北上往這四州是最便利的, 首先是少了關隘和塞口, 其次從玉州北上最先到的是最弱的瑙州, 最弱最容易拿下,雖然琅州最強,但要是把其他州拿下再全力攻打琅州, 勝算便多了。
北燕皇帝思來想去, 又看到了就在天河邊的康都。
他自然知道這個被胡人從晶城趕走最後逃亡到了康都的魏朝, 他目光落在康都上,於是便有了更多的心思——若是能拿下康都,魏朝徹底覆滅,北燕把龐大的南方都收入囊中, 那麼北方四州到時候就隻有投降的份,都不必再費什麼心思去攻打了,不是麼?
在北燕皇帝眼中,魏朝是弱小不堪一擊的。
他們的皇帝能輕易被俘虜,他們的大臣投降起來絲毫不猶豫,逃去康都的這一支不過是喪家之犬,隻不過是仗著天河滔滔乃是天塹所以才苟活至今。
於是在經過了一番爭論之後,北燕皇帝決定了攻打康都。
.
在現在看來,北燕皇帝的決定是十分不明智的。
北燕大軍南下到珠水時候,遭遇了北燕史上最為慘烈的敗仗,直接導致了軍政動亂皇帝身死與再之後的北燕分裂。
但在當時卻並不能完全算一個錯誤不明智的決定。
珠水之戰事實上隻是北燕南下的其中一個有關鍵作用的戰役,在進攻珠水之前,北燕事實上已經占領了天河上遊瑤州的一部分,當時韋榷尚在,他為了保存實力後撤了一段路,於是檀郡就被北燕占下。
在占下檀郡之後,天河的中上遊地區就已經在北燕的掌控之中。
與此同時,北燕大軍越過環河到達珠水之畔。
前麵所有的勝利,都在鼓舞著北燕的皇帝繼續往南。
對於魏朝來說,珠水這一仗多少有些冒險,也有著背水一戰的慨然。
畢竟若是讓北燕真的渡過了珠水,那康都便必定會被破,魏朝逃不了一個滅亡的結果。
有這樣破釜沉舟的心,再有謝應等人的神勇,珠水一戰最終是勝了,並且對北燕皇帝有了結結實實的當頭一擊。
這一次輝煌的勝利,讓魏朝收回了珠州,也把戰線推到了北邊,讓康都不再備受各種戰事的威脅。
.
但這也就隻是如今的回顧,若還是把視線放到當時的魏朝,珠水之戰的勝利所換來的卻也不是立刻的重振旗鼓,之後韋榷重新收回了檀郡,再北上數次,有了篡朝之心。
解決掉了韋榷,再又處理好了朝內各方勢力和世家,又再平定南邊的各種矛盾,這不是一朝一夕之間門就能完成的事情。
到如今,能重新拿回琉州,再完全讓琳琅瑪瑙四州歸順,便不得不再看這過去的十餘年,一切種種在當初看起來荒謬不敢想的未來到現在都成了現實。
.
北燕的都城晶城中,丞相劉阿池看著歸順的曾經的國舅利涉,兩人曾為同僚也有過反目,如今再重新站在同一個朝堂中,心思不是不複雜的。
劉阿池原本也是中原人,但從他名字便能知道,他出身並非世家大族,原不過是貧家子弟。
他出生時候,正是胡人把魏朝趕到康都之後,他家鄉已經被胡人占據。
他幼年在寺廟長大,之後去往南方求學,發現南方的魏朝並非他所想那樣,於是便又折回了北方,與之前北燕皇帝一見如故,並得到了皇帝重用一路做官成為了丞相。
對魏朝,劉阿池向來感覺十分複雜,作為一個中原人,他當然更認同魏朝的正統,但當年他去往的魏朝卻是黑暗不堪的,現在再看,他是不走運沒能遇到現在的魏朝皇帝陳瑄。
陳瑄與他那昏聵的父親是不同的——早在珠水之戰魏朝勝利的時候,他就已經發現了。
但既然已經效忠了北燕,並且曾經北燕皇帝還對他有知遇之恩,他是不會再回到魏朝的。
至少他得護著自己效忠過的帝王的子嗣,在他尚在時候,不可絕嗣滅國。
.
利涉看向了劉阿池,道:“如今魏朝已經把琳琅瑪瑙四州收入囊中,接下來就是要調兵往西朝著晶城來,丞相,如今我們重新在一起,絕不可讓魏朝人攻入琮州。”
劉阿池收回茫茫思緒,也看向了利涉:“你的兵馬已經在琮州布置好了?”
“已經布置妥當。”利涉說道,“但還需要丞相的支持,畢竟……去年……”
後麵的話他沒往下說,但劉阿池也明白。
利涉當初帶著大皇子自立為帝的時候,在琮州與朝廷的軍隊有過惡戰,雙方都有損耗。
若不是去年魏朝瞄準的就是琉州而不是琮州,說不定利涉已經沒可能站在這裡了。
“朝廷會在恰當的時候派人去支援。”劉阿池說道,“畢竟這是我們約定過的事情。”
利涉咬了咬牙,道:“有丞相這句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