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 大雨漸漸變小,等到夜幕降臨時候,便停了下來。
微風中帶著一絲絲的涼意, 暑氣消減。
盧衡坐在上首, 認真地傾聽著自己兩個兒子說話。
“讓謝雲出統領了六軍,在我看來應當不是要抬舉謝家。”盧雨如此說道,“以謝雲出資曆,遠沒有到可以承擔此重任的時候。”
“陛下應當是真的情形不太好。”盧雪道,“讓父親送琅王回康都, 瞧著仿佛是要托孤琅王,到時候讓父親助琅王登基,再清算所有不服的人了。”頓了頓,他在麵前幾案上翻了翻,找出了一封前兩天從康都發來的信報打開看了一眼, “但從相府發來的這些書信看,相府還是一切如常。”
“所以丞相知道陛下的打算嗎?”盧雨看了過來, “你覺得呢?”
“不知道。”盧雪把手中信報合上,語氣平靜,“我隻是在猜想,陛下如今的情形。”說到這裡他看向了盧衡,“或者父親回康都之後,便能知道了。”
.
盧衡露出深思神色。
他是經曆過當年陳瑄繼位時候的動蕩的——有一些事情此時此刻回頭去看是那樣相似。
陳瑄就是那樣抓住機會得到了儲位, 再登上皇位。
他對這樣的儲位之爭是沒有任何看法的, 但卻有一點他很在意。
那就是, 琅王陳耀真的能如陳瑄當初那樣踏著一條血路成功登上皇位嗎?
琅州的情形他看得一清二楚,就算前麵已經有人給掃清了障礙,陳耀表現也不過平平毫無可圈可點之處, 現在叫他回康都爭權?
盧衡不由得皺眉。
他並不害怕去輔佐一個有野心的甚至心狠的皇子去爭權,卻並不想沾染一個距離權力太近的庸碌且天真的皇子。
庸碌且天真,意味著他什麼都不會,並且隨時會準備退縮,而跟隨他的人隨時要準備著粉身碎骨萬劫不複。
他雖然一心隻想著恢複魏朝山河,但並非不懂這些朝政上的事情,盧家可以為了這山河一統萬死不辭,但卻不想因為這種儲位之爭而死無葬身之地。
.
“謝嶽有書信來嗎?”沉思了一會兒之後,盧衡看向了自己的兩個兒子。
盧雨翻找出一封信遞給了盧衡,道:“昨天來的信,在說要在琉州征兵,還沒來得及給父親看。”
“征兵?”盧衡略有些詫異地接了這封信打開看了看,然後露出了恍然神色,語氣中帶上了幾分讚許,“他倒是像他父親,你回信讓他放手施為吧,康都就算儲位有變,琉州暫時是不會動的,誰動了又讓琉州丟了,那就是魏朝的千古罪人,沒有人會想去擔這個名聲。”
“說起來,我記得宮中新生的三皇子是記在了謝家那位貴嬪的名下。”盧雪看向了盧衡,“謝家和梁家,會屬意讓那位三皇子登基的吧?”
“但陛下讓琅王回京,已經表明了態度。”盧雨道,“否則就不會是明旨了。”
“是明旨,也可能是催命符。”盧雪平靜道,“琅王有本事,能打得下來,站得住,這明旨就是告訴他,他就是儲君就是太子;琅王沒本事,站不住也打不下來,這就是橫在他脖子上的利劍,他會死得乾脆利落。”他再看向了盧衡,“父親先前準備先派人把琅王接到珠州,再一並回康都,我認為父親不如去琅州,再從琅州回康都。若是從琅州到珠州的路上有什麼意外,倒是讓人猜測是不是我們盧家動了手腳。”
“有理。”盧雨點了點頭,“明日我與父親一道往琅州去,免得路上有什麼意外。”
“我便就留守在珠州,父親與大哥有什麼事情,便與我送信,我手中兵馬集結,隨時準備去接應父親與大哥。”盧雪說道。
盧衡頗有些感慨地歎了一聲,然後點了點頭,道:“便這麼安排吧!”他再看一眼自己兩個兒子,語氣嚴肅起來,“魏朝最不缺的就是皇位更迭之事,從晶城到康都,曆經了多少帝王連我也一下子數不清,皇位更迭之時要謹記若無萬全把握,不要表露出任何偏向,世家百年盧家人才濟濟,不懼不怕,總有用武之時。”
.
三人正說著話,從外麵又進來一個士兵,手中捧著信匣子。
“康都來的信報。”士兵把信匣子放在了盧衡麵前,然後迅速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