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158 被人當槍 那還要四機部做什麼……(2 / 2)

八月中旬,南雁在首都繼續彙報工作,在得到國..務..院的指示後,開始了她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摸排工作。

從首都的無線電廠出發,第一站是天津,緊接著從濟南順路南下,到上海後又往南昌、武漢、成都,再向北走這麼一趟,等她回到首都,盛夏已經過去。

過去一個月不是在火車上就是在去火車站路上的人,比之前曬黑了些。

“知道的都清楚你是去工作,這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被丟到煤礦上去了。”

這跟臉上抹了煤灰沒什麼區彆呀。

羅部長調侃了兩句,又問起了正經事,“怎麼樣?”

“還成,跟之前掌握的情況差彆不大。”南雁這次出去收獲還挺多,“不過下麵的廠所多多少少有些瞞報。”

瞞報的不算多,南雁畢竟是親自管理過工廠的人,很快就能從車間流水線上看出端倪。

她沒有直接提醒,旁敲側擊了一番。

至於有沒有聽進去,過段時間就知道了。

“有些也不好管。”

分布到地方上,不免受到地方政府的影響,為了發展也必須跟當地政府搞好關係,在這個多出來的環節中,一旦出了問題那就滋生腐敗。

他們在首都這邊,哪能整天盯著地方?

很多時候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南雁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黑白分明很難,中間不免會有一些灰色。

怕的是這些灰色會一點點擴大,腐肉不除日後終將為患。

“我想著,還是要加強對地方半導體產業的管控和引導,這次下去看到不少工廠和學校都想要引進英寸的晶圓生產線,問他們要規劃書,拿不出來。”

一問不知。

再說就是想引進英寸的晶圓生產線。

羅部長看著有些惱怒的人,安撫南雁的情緒,“這不是眼紅你們廠嘛。”

當初引進了那條英寸生產線,創收不少呢。

“眼紅歸眼紅,你也得有像樣的計劃吧?引進生產線得建廠調試,等到投產,那至少得兩年後了,兩年後半導體產業什麼變化,誰敢保證?”

摩爾定律說的清清楚楚: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在大約每經過18個月到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

也就是說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集成電路就會發生一次大的躍進。

這意味著什麼?

等你這3英寸的晶圓廠建成了,已經落後於時代了。

投資都成了白投資,錢都是打水漂。

除了浪費還是浪費。

關鍵是你連我都說不通,哪來的底氣能把這晶圓生產線給搞好?

用鼠目寸光來形容有些傷人,但事實的確如此。

一窩蜂的去追所謂的熱點,壓根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可不可行,罵他們是豬都是侮辱了豬。

南雁是越說越氣惱,聽得司機頻頻看後視鏡。

羅部長親自來這邊接人,沒想到一番話倒是招惹來了這一通抱怨。

相較於司機的震驚,羅部長倒是平和得多。

小同誌不是這種滿口埋怨的人,這麼說那就是有所圖,至於圖什麼……

無非是前麵說的,加強對地方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管控和引導。

彆說,這事還真是遇上了。

最近這幾天,計委要開會討論引進英寸晶圓生產線的事情。

南雁眼皮子一抽,“來真的呀。”她說地方上怎麼這麼熱情的想要引進晶圓生產線,原來小道消息比自己還靈通!

羅部長翻了個白眼,“你說呢?”

“不成不成,這不是瞎胡鬨嘛。”南雁十分認真的強調,“部長,這事真的不行。”

“你跟我說沒用,我也知道引進不合適,但計委還有……”他努了努嘴,“上麵真要是堅持,你能怎麼辦?”

“那就說服他們取消計劃,他們又不懂半導體,瞎搞什麼。”南雁這話說的十分放肆,聽得司機恨不得捂上耳朵。

現在裝聽不到,是不是晚了?

這事南雁還真十分上心,下午就去找了計委的於主任打聽消息。

“老羅跟你說的?”

南雁當然知道這話什麼意思,“誰說的都一樣,如果這事真的有這麼一樁事,那我肯定是要反對的,至於是不是給人當槍無所謂。”

她的立場是反對這件事,而在這件事上,和她一個立場的都是同誌。

至於眼下的事情,是要說服不同立場的人。

於主任聽到這話直搖頭,“你這樣可不成。”太過年輕氣盛不夠穩重,上麵哪敢把重任交托於你?

“那難不成讓我為了所謂的前程,眼睜睜看著這些錢打水漂嗎?掙外彙不容易,說句托大的話,我這些年來的工作多少也跟外彙有牽扯,我這邊辛辛苦苦的想法子掙外彙,是要把錢花在刀刃上,彆人一拍腦袋瓜就把這錢丟到水裡去,我心疼還不成?再說了,引進晶圓生產線這事總需要我們四機部參與,一句話不說就開會討論要引進,那還要四機部做什麼?乾脆解散算了。”

她不止是賭氣,更是生氣,“如果說我不夠老辣穩重沉不住氣,那這樣浪費民脂民膏的穩重不要也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