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剩下我的出(1 / 2)

() 站在窗前,邵逸夫遠眺著維多利亞港的景色。

在他的身後,方逸華正端著杯參茶站在那,嘴裡一直滔滔不絕地在講著,今天和林道秋見麵的情形。

“他一開口就是800萬,起初我以為是港幣,結果你猜他怎麼說,他竟然說,噢忘了說,是美金,瞧他那副得意忘形的樣子,就好像有多了不起似的。”

方逸華實在是被林道秋氣得不行,就算現在回想起來,她都覺得一肚子的火。

聽方逸華說完以後,邵逸夫隻是笑了笑,然後轉身走了過去,接過對方手裡的參茶。

“年輕人做了點成績出來,一時目中無人也很正常。”

邵逸夫倒沒有被林道秋要求的八百萬預算給嚇到。

因為在1976年的時候,邵逸夫就曾拿出6000萬港幣投資拍攝詹姆斯-克萊爾暢銷小說《大班》的電影版。

而且就在今年,他甚至還大手筆出資1600萬美金,參與投資肖恩-康納利主演的好萊塢巨片《地球浩劫》。

不過可惜的是,《大班》連朵水花都沒濺起來,至於《地球浩劫》的票房也非常的一般。

甚至在1980年拿到香江上映的時候,隻拿了166萬港幣的票房。

不過現在邵逸夫還不知道,自己花巨資投拍的《地球浩劫》將會虧得一塌糊塗。

他現在倒是對那部戲充滿了信心,想著到時說不定能在好萊塢大賺一筆。

“但他要的也太多了吧,算起來要4000萬港幣呢,邵氏那邊一年拍那麼多部戲,都花不了四千萬。”

方逸華還是擔心回本的問題,畢竟這麼一大筆錢投下去,可不是鬨著玩的。

邵逸夫知道方逸華還是擔心錢的問題,不過這也難怪,畢竟她被自己派到邵氏掌管采購部,就是為了縮減成本。

這時候林道秋突然讓她拿出四千萬來拍一部戲,方逸華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的。

“還是等看過劇本在說吧。”

邵逸夫倒不急著要拒絕林道秋,他想先看看劇本在說。

第二天,林道秋就被邵逸夫約出來喝下午茶,地點還是選在了半島酒店。

“林先生為什麼想要拍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要知道現在不光在香江,在其他地方的電影都是以男性為主角。”

邵逸夫覺得很納悶,林道秋的這個選擇,實在讓他想不明白。

而對於邵逸夫的這個疑問,林道秋早就已經想好了答案。

“我記得當年,邵氏有一位名叫淩波的女演員,她黃梅戲風靡一時,初次訪問寶島就造成萬人空巷,當時北市還被稱作是‘瘋人城’。”

邵逸夫當然記得淩波,而這也是他這些年來引以為傲的一件事。

“既然在十幾年前,淩波都能造成如此的轟動,那在十幾年後的今天,為什麼不能以女性作為主角,來拍電影呢?”

邵逸夫邊聽邊點頭,但如果林道秋想就這樣說服他,投資八百萬美金出來拍一部戲,那還遠遠不夠。

“林先生,八百萬美金在香江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天文數字,但拿到好萊塢,也隻算是低級彆的製作,我不是懷疑林先生的本領,但我得先看過劇本在說。”

在商言商,邵逸夫可不像鄒文懷,光靠說的就能打動對方,他得先看到劇本,覺得滿意之後才會考慮要不要投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