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李導演給我打這個電話,讓我可以忙裡偷閒。”
林道秋來到包廂以後,坐下之前倒是先感謝了李翰祥。
胡金銓一聽,臉上的表情顯得有些奇怪,他好像覺得,林道秋這是意有所指,在告誡他不該把這件事情告訴彆人。
“勞逸結合,林先生每天都這麼辛苦,偶爾休息一下也是應該的。”
李翰祥倒是沒察覺出,林道秋剛剛那句話有什麼含義。
“李導演最近忙嗎?如果不忙的話不如過來幫我拍片好了。”
李翰祥沒想到林道秋竟然要請他拍戲,在開心之餘他也覺得奇怪,因為之前和對方見麵的時候,林道秋都沒提起這件事情。
還以為對方是在開玩笑,李翰祥也就沒太往心裡去。
“林先生都已經把金銓請走了,怎麼還打起了我的主意,新東方可是有不少優秀的導演噢。”
“李導演,我是真的想請你拍電影。”
林道秋一臉正經地看著李翰祥,這下子,對方馬上就意識到,林道秋還真沒在開玩笑。
“不知道林先生把劇本帶來了嗎?”
李翰祥倒是沒急著要答應林道秋,他想先看看劇本再說,假如對方要自己拍的,不是他擅長的題材,李翰祥還真有可能會拒絕林道秋。
“我倒是沒有劇本,不過李導演手裡如果有什麼好的題材,我可以投資。”
“林先生說的是真的?”
李翰祥沒想到,林道秋竟然如此的慷慨,因為他現在手裡,確實有一個他耗費了極大的心裡,想拍出來的曆史大片,而且還不是一部,而是三部。
“李導演覺得我在開玩笑嗎?唔……難道說李導演手裡真的有準備開拍的電影不成?”
林道秋隻是假裝問問而已,但其實在他的記憶裡,《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應該就在今明兩年開拍上映的。
如果可以的話,林道秋希望可以直接投資這兩部曆史大片,讓李翰祥能夠有充裕的資金,把這兩部戲拍得儘善儘美。
據說當時李翰祥本來隻計劃拍一部,但後來在翻閱了大量的曆史資料,又請教了多名的清史專家,日夜奮戰、幾經修改,寫出了七萬字的劇本,於是決定分成三部來拍。
但想是這樣想,問題現在他手裡可沒那麼多錢,而且和內地合作,那邊也拿不出太多的錢來支持他。
本來李翰祥想的是,擠一擠,想想辦法先把電影拍出來再說,但現在林道秋突然提出要給自己投資,這麼好的機會李翰祥怎麼能錯過。
“林先生,我手裡確實有電影要拍,而且還是一部曆史大片,講述的是清朝末期的故事……”
李翰祥好像是把胡金銓的事情給忘了,開始一個勁和林道秋說起了自己寫的那三個劇本。
和林道秋所想的一樣,這三部戲還沒開始拍,不過已經進入了籌備階段。
如果自己來的再晚一些的話,恐怕到時候李翰祥已經跑到內地去拍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