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的那位女士,在訪問行程中發生的變故,已經開始在香江發酵。
這段時間裡麵,在那些反對派之間,已經開始彌漫著一股慌亂和不知所措。
之前信心滿滿的他們,甚至有不少人,都開始在準備自己的退路。
而1982年是香港地產業過去七八年間最暗淡的一年,地價、樓價、租金全麵大幅下跌。
在官地拍賣會上,投資者競投的興趣普遍低落,很多時候拍賣官在無可奈何之下,隻能把多幅的官地收回。
此時香江的地價普遍下跌了40%至60%不等,跌幅最大的是工業用地和高級住宅用地。
九龍灣工業用地的售價,跌幅高達93%,港島南灣道一帶的高級住宅用地,從1502元的最高水平,跌到每方尺540元,跌幅為60%。
地價大跌,導致港府財政收入大減,港府財政收支出現40億的赤字,賣地的收入,占政府財政收入的比重,從上年度的35%,已經下降到29%。
住宅樓價普遍也比高峰時期下跌3成至4成,住宅樓價從每方尺1067元跌至664元。
寫字樓月租從最高峰期的每方尺28元至30元,跌至1982年底的每方尺21元至24元。
各類契約登記總數為16.5萬宗,總金額為994.7億元,分彆比1981年下跌13%和21%。
而私人住宅空置單位空置率達6%,其中大型住宅單位更達9.1%,商業樓宇空置麵積達586.6萬方尺,空置率為10.7%,其中辦公室更達17.6%。
工業大廈的空置率更是高達10.5%,而這些都處於曆史上最高和極高水平。
這一連串的壞消息,讓香江的上空,像是籠罩著一層陰影。
地價的下跌,也讓英資開始緊張了起來,他們擔心自己的財產會一直這樣縮水下去。
“先生,現在香江的經濟可以說是這幾年裡麵最差的,而我們擔心,這樣的情況會一直延續下去。”
伊和集團的董事會裡麵,這些董事突然聯合起來,向肖恩發難。
他們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肖恩的想法和他們完全不一樣,這家夥好像對香江有著極大的信心。
之前也是他,從集團裡抽出資金,把香江電燈買了下來,現在世道這麼差,這讓不少董事對肖恩有著極大的不滿。
“沒什麼好擔心的,這些都隻是暫時的而已,你們要有信心,天是塌不下來的。”
肖恩看起來根本就毫不在意,因為他覺得,經濟出現下滑隻是暫時的,隻要熬過去,前途還是一片光明。
“我們不想和您討論,天到底會不會塌下來,但我們的資產可是一直在縮水,您之前就不應該買下香江電燈,這簡直是一個愚蠢至極的決定。”
當中已經開始有人直接對肖恩表達自己的不滿。
肖恩轉頭看了一眼說話的那個家夥,但他也沒向對方解釋什麼,而是又把目光從對方的身上移開。
雖然很不想承認,不過肖恩還是不得不認同對方的這個說法。
這個時候花將近三十億去購入香江電燈,確實是一個很不明智的選擇,這已經讓伊和集團,背上了一個不小的包袱。
“尊重的各位董事,我不否認最近的情況有些不妙,但你們應該相信我……”
肖恩剛說完,在場的某些股東,馬上就用他們的冷哼給了肖恩一個回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