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張善琨與王元龍、姚克等十幾個人組織成立“港九電影從業人員自由總會”,後又改名為港九電影戲劇事業自由總會,簡稱港九總會。
港九總會不僅是簡單的影人組織,還是一個審查機構,寶島方麵規定,香江電影如想輸入寶島放映發行,則要港九總會開出證明書才能批準發行。
當年許多香江電影公司為了開拓寶島市場,不得不加入該組織。
在上一世的香江,寶島市場幾乎包攬了香江百分之八十的電影,所以這個港九總會的權利可以說是大的嚇人。
而且每年在寶島的盛大節日那一天,港九總會就會包下香江最豪華的酒店舉辦一場慶典。
到了那時,在香江隻要是有頭有臉的導演明星,或是和演藝圈有關的人都會被邀請來參加這場慶典。
如果上一年沒辦法進到寶島的電影,隻要在這個時候到這裡求一求港九總會的人,運氣好的話隻要他們答應下來,未來一年的電影就不愁賣了。
不過因為林道秋的出現,寶島的市場雖然對香江來說也很重要,但已經遠遠達不到上一世的水平。
而且林道秋還成功開拓了其他的市場,雖然和寶島穩定的票房相比還是不太穩定,但即便被寶島封殺香江的電影還出不了什麼大的問題。
張善琨等人都相繼離去,此時掌管港九總會的是廖安學,原來他曾擔任過中影的副總經理,後來被調到香江來負責港九總會。
封殺林道秋的事情在李政男下令的當天廖安學就已經得知。
上麵的命令他自然不敢違抗,但廖安學卻不認為這個封殺令對林道秋會起到什麼作用,甚至震懾的威力恐怕都微不足道。
林道秋是什麼人,香江電影的掌門人,米高梅的老板,世界電影票房的締造者和紀錄保持者,要想封殺他的話很難有什麼成效。
而且一旦封殺新東方代理的影片,那到時候寶島的片源恐怕就會一下子減少八成之多,到時候寶島那邊隻怕會變成沒有電影可以放。
一年到頭隻能放一些寶島自己出品的電影,或是外購的影片,這根本就賺不到什麼錢。
隻能說李政男想的太當然了,他以為封殺林道秋和封殺一個普通的電影人沒什麼區彆,對寶島不會有什麼傷害。
“要不我們去找林先生談一談,讓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廖安學的屬下給他提了一個建議,讓他去找林道秋談一談,不要把事情弄得太過僵化。
但廖安學看了看對方,然後直接搖了搖頭。
“李長官的話誰敢違抗,而且你覺得就算是我去找林先生,他會聽得進我的話嗎?我可是聽說李長官三番兩次派人去找林先生談,但對方根本就不答應。”
再過幾個月就要到那個重大的節慶日,到時候萬一邀請的人都不來的話,那港九總會的麵子恐怕要大打折扣。
以前他們在香江賴以為生的地位和威望全都是來自寶島市場。
現在寶島市場已經把他們都給封殺了,到時候那些人自然不會過來捧場,恐怕今年將會是港九總會最冷清的一年了。
“會長如果覺得找林先生沒用的話,我們還可以去找彆人,讓他們給林先生施壓,總不能就這樣讓林道秋挺過去吧。”
屬下的這個建議倒是讓廖安學一下子來了興趣。
讓他去找林道秋對方肯定是不可能會聽得進他的勸,但如果是去找那些因為這一次的封殺事件利益受到影響的電影人,由他們去勸說林道秋的話,效果恐怕會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