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斯坦李所設計的這個《蜘蛛俠》的角色一經推出之後就大受歡迎,因為大家在小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經曆過彼得在漫畫裡遇到的經曆。
但很可惜的是,他們並不像彼得那麼的幸運,可以成為超級英雄蜘蛛俠,而是隻能任由彆人的欺負,然後慢慢長大為人。
雖然沒辦法回到小時候去彌補之前的遺憾,但他們還是可以寄情於漫畫之中,看著彼得如何依靠蜘蛛俠的本領來贏得屬於他的一切。
所以林道秋選擇《蜘蛛俠》為改編漫威電影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說他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
因為這部戲的定位是從少年一直到大人都可以入場觀看的電影,而且在裡麵也不會有什麼血腥和暴力的場麵出現。
《蜘蛛俠》的出現隻是為了懲治壞人,和大部分的超級英雄不一樣,他不需要乾太過血腥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以懲治為主,不會去主動殺人。
而這恰好就可以拓寬這部戲的觀影群體,讓大家都可以進到戲院去觀看這部戲。
至於第二部要拍《美國隊長》,林道秋也是經過精心的挑選之後才做出這個選擇。
這是一部北美主旋律的電影,故事講的是一個身材瘦弱的年輕人史蒂夫羅傑斯想為國效力卻被拒絕,無意中得知了史蒂夫真心願望的切斯特菲利普斯將軍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參加“重生計劃”。
經過幾個星期的測試,史蒂夫羅傑斯被注射了超級士兵的血清並被用紫外線照射轟擊,終於擁有了人類可能擁有的最完美軀體。
接著他接受了身體和戰術上的訓練,三個月後,他得到了作為“美國隊長”的第一份任務,帶著堅不可摧的盾牌和深諳戰術的頭腦,他投入了與邪惡勢力的鬥爭,捍衛自由,並成為了超級英雄團體“複仇者”的領導者。
雖然都是弱勢的主角,但蜘蛛俠和美國隊長所身處的時空環境完全不一樣,而且遇到的人事物也完全不同。
蜘蛛俠是被動成為超級英雄,而美國隊長則是主動參加了重生計劃。
雖然同為超級英雄,但這兩部電影看點可是完全不一樣,一邊是青春洋溢,另外一邊則是以戰場為主。
隻不過林道秋並不會去渲染太多戰場的氣氛,畢竟他又不是打算拍什麼戰爭大片。
既然是漫畫的話,那就需要改編一下,給美國隊長找一些厲害的反派,而《美國隊長》原本的劇情自然也會被稍微改編一下。
當然林道秋現在是漫威的老板,他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彆人在這件事情上根本就沒有反對他的資格。
而且以林道秋在電影圈的資曆和威望來看,由他來負責劇本的改編相信斯坦李也不會對此說什麼,畢竟不光好萊塢這個地方,恐怕就算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寫的劇本能夠達到林道秋的水平,或是和他接近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