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想要學習魔法,或是栽培自己的家族中的年輕人學習魔法,總要托關係,送上大筆財物,才有機會拜入一個魔法師的門下。
即使如此,入了門之後也還有諸多限製,和之後可能追加的要求。有時是來自師長的,有時是自己家族的年輕人所需要的。
可以說培養一個魔法師,就像是個無底洞。天賦上佳還好,最怕那種天賦極低,想要成就,全靠財力給堆出來,結果堆成一個半桶水。
但是身在學院之中,也許受到的待遇,仍舊不如那些受到魔法師細心栽培的好苗子,但有多少人能有那樣的待遇?大部分學徒都是費儘千辛萬苦,投入魔法師門下後,最終仍是庸庸碌碌到死。
無數掛著魔法學徒的身份,在各行各業中活躍的人們,十個有九個後悔走上魔法的道路。因為他們現在做的事情,即使不學魔法也能做。簡單地說,就是認為當初的投資和收益並不對等。
不過學院的存在,魔法的道路不再像過去一樣晦澀難明。即使是這些曾在這條道路上受到挫折的人們,也不會強力抗拒自己家族中,有天賦的人試著走上那條道路。
學院製度的出現,對所有心向魔法的人都是一道福音。在聖城興盛的學術氣氛下,許許多多學院成立了,大魔法師卡班拜以自己的名字所創立的學院也是其中之一。
卡班拜學院中,接受啟蒙教育的孩子與年輕男女有兩百多人。負責教育的正式魔法師有三十七人,大魔法師二十二人。光論規模,卡班拜學院已經名列聖城前茅。但更讓人驚歎的是,在學院中再進修的魔法師,有四百七十七人。
這四百多位再進修的魔法師沒有住宿在學院內,一周中學習的時間也僅有一兩天。但他們都是在向學院中的大魔法師,學習更加精深的知識與魔法理論。甚至還挑戰起了未知的領域,以群體的力量,研究世間未解的謎團。
涉及到的領域包羅萬象,天文地理不在話下。有關自然生命、妖精生物、元素生命等等的召喚與使役。元素攻擊配合環境的增幅、克製等理論。魔法陣的簡化與強化,加強附魔的效果,魔偶的製作與特化。效力更強的魔藥研發,替代材料的尋找。
甚至有那種隻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圍繞著這個問題,群策群力尋思可能的解決辦法,接著尋找最佳的答案。
聽到這裡,某人都覺得傻眼了。自己不過是弄個小學程度的住宿學校框架出來。人家居然一口氣把大學跟研究所給整出來了,這都算什麼事。要是再來個論文地獄,那就齊全了。
而根據巴爾塔所說,他的老師卡班拜會提出邀請,其實是希望自己和另外一位巫妖可以進入到他的學院中授課。
也許從巴爾塔的言語中,說明他的老師隻是希望一些珍貴的知識可以更加廣泛地傳播。但某人聽著介紹,卻有一種感覺,就是聖城的學術界,處在一種拚場的狀態。誰家學院的大魔法師多,開的課程刁鑽,就有資格可以傲視群雄,把其他人視為渣渣。
學院之間的壁壘與對抗,也逐漸在形成。眼前暫時還不知道這樣的氛圍,會帶來好事還是壞事。但是競爭是進步的動力之一,姑且也算是好事吧。
其次,來請教這些精深學問的,可不是那些什麼都不懂,還掛著兩行鼻涕的小鬼頭。一個個都是不滿足於現狀,又沒有突破現狀頭緒的魔法師,所以選擇進到學院中向前輩請益。
這類人的共同特征,就是身家豐厚!
想想在地球的各種mba學分班,聊天打屁一個學期,一周還沒多少堂課,那個學費收得狠呀,幾乎收一個mba的學生,都快頂得上一個普通大學生讀到畢業了。
當然,這些人繳出的高額費用,也不全成了講師的報酬。假如課堂上需要實驗材料的話,學院方麵也是儘心儘力選擇最適合的材料,不計成本的。魔法師們的實用主義,可不會迷信最貴的就是最好,那是貴族才會有的毛病。
總之不能把迷地學院的高等教育,單純地看成地球的大學或研究所。這裡來的人,以地球的形象來比喻,那可都是社會上事業有成的人士,本身功底與知識也都是沒話講的業內高手。
在迷地,要是沒有幾分本事就想上講台,甚至有可能在教授這些高等知識的時候被底下的學生挑戰,然後被噴了個滿臉豆花。在這裡,教授可沒有‘我他媽當掉你’這種大絕可以放。要是太猖狂,被學生反殺也不是什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