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黑暗時代終結後,諸國紛起的年代,領頭的人有本事,聚攏起一群人,就能夠立國。說起來,跟土匪建山寨差不多。
而後數百年,就是數不儘的征戰、並吞,大浪淘沙。有人湮滅在時代洪流中,連名字都沒資格留下;有人苟延殘喘,苟活至今。當然也有人一飛衝天,成為共主。至此,海德爾脫穎而出,改製帝國。
但仔細研究海德爾帝國的體製,它又與格瓦那帝國有些不同。格瓦那帝國雖是封建製,但有朝著中央集權方向演進的趨勢。
海德爾雖稱是帝國,不過是疆域夠大,才有這樣的稱呼。實際上它比較像是一個聯邦國,各地封建領主的權力相當大,甚至有帝命不入的現象。
海德爾帝國的皇帝之所以處於如此弱勢,一方麵也跟他的產生方式有關。
海德爾的皇帝並非由前任皇帝子嗣繼承的。而是在前任皇帝亡歿後,從擁有選帝侯資格的貴族中,相互推選出下一任皇帝。
選帝侯資格是海德爾建國時,最初的三十七個家族族長,與之後加盟帝國,放棄王位的一十四名前王族。這些人裡頭,頭銜最低的也有侯爵,故統一稱為’選帝侯’。
在海德爾的曆史上,並不會出現曆經數年沒有皇帝的空窗期。因為當前任皇帝駕崩後,最長半年的時間內,有選帝侯資格的貴族們就會聚集起來,推舉出下一任皇帝。
期間當然是各種拉攏手段儘出,唯獨不能擅動刀兵。動用武力者,會被排除當期資格,且強迫族長退位。
不過暗殺又沒被發現證據的話,就不在此列。隻是這樣的手段不到逼不得已,很少人走這條路。因為大家的眼睛都在盯著,恨不得有人傻傻地這麼做,然後將其該回權力的競爭。所以挖坑陷害人與栽贓嫁禍的事情,也層出不窮。
皇帝的人選必須得到所有家族的支持,而不是少數服從多數就能算數的。所以如何說服一些死對頭,就成為每一任皇帝最重要的課題。
單純的脅迫人通常不是好方法,讓利共贏加上以勢逼人比較容易說服那些立場不一致的對手。但不論最終皇帝是如何上位的,和稀泥算得上是海德爾的每一任皇帝必備的技能。身為一個非強勢君主,懂得借力打力可是非常重要。
這種體製的國家居然可以稱帝,看起來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假如知道海德爾帝國可能是全迷地最重視技術的國度,對於它的強大就又不那麼讓人意外。
在其他國家建造一兩艘飛空艇,作為戰場支持與指揮之用時,海德爾帝國斥巨資大量建造,並組建起迷地唯一的飛空艇軍團。
矮人機械與地精機械在其他地方是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異端,在海德爾帝國內雖然稱不上是大量應用,但在一些關鍵位置上,是可以見到這些機械的影子。像是城門、守城武器,還有被視為突破天塹的跨河機關橋。
海德爾帝國還有一個非常特彆的體製,國中之國。這些國家通常是後期加入帝國的,他們的王沒有選帝侯的資格。因其國力強盛,或有其獨到之處,所以它們通常是以國為名與帝國聯盟,而非某地領主之身。
這種國中之國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但在軍隊的調派上,需服從帝國的安排。違者視同叛亂,叛亂自然就發兵討伐。
當然,有一些是太強的刺頭,海德爾帝國不敢不計成本地去揍。但又不願放任其處於帝國腹地,而不受任何限製與約束。所以取個宗主國的名義,任其聽調不聽宣,至少大夥兒就可以相安無事。
譬如在格瓦那帝國內,直屬於皇帝的聖城埃斯塔力是這樣的情形。還有古老者之一,世界樹尤克特拉希爾的木精靈部落同樣在格瓦那帝國境內,名義上受帝國節製,實際情形是誰敢管他們呀。
在海德爾帝國內,最著名的就是那個純魔法師的國度——克勞公國。沒有魔法天賦的人,連待在那塊土地上當奴隸都沒資格。而公國的魔法師軍團實力,也是在迷地上排有名號的。
海德爾境內另一個特殊國度,就是林今天見到的絹之國客人了。
這個國度能夠維持下來,靠的它是現今已知,唯一的絲綢出產國,而不是曾經的武力。絲綢這項商品,在某些地方甚至可以當作硬通貨使用。如此現象,就不用懷疑絲綢在迷地受追捧程度與價值了。
而這些國中之國想要一個選帝侯的資格那也簡單,就是放棄自主權以及一些以國為名所保護的技術,接受海德爾帝國皇帝的冊封。如此,就能按照其領地大小與人口數,獲得相對應位階的頭銜,以及最重要的選帝侯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