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東西,能誇到實處。
譬如前回給她的寧神香料,淑妃會高高興興來說,不止她聞著喜歡,皇上聞了也覺得好。
說話時那小神情、小姿態的,皇太後瞧著都心裡暖和。
至於為何會是這麼個明事理、又不失孩子氣的性情,皇太後想,這與淑妃的出身有關。
亂世艱難。
程皇後也好,順妃也罷,她們雖也長在亂世,但自家背景不錯,吃穿都能體麵。
淑妃的娘家很普通,民間孩子一個,幼年必然吃了許多苦。
等大周初建,政局漸漸穩定下來,長輩撿起了課業,考取功名,才算是漸漸擺脫了苦日子。
能吃飽穿暖了,才會有餘力讓淑妃學這學那,長大後選入宮中。
吃過苦、受過窮的孩子,會格外珍惜物什。
金銀是富貴人眼中的阿堵物,卻是窮孩子眼中能換來一切的救命物。
想到這些,皇太後看淑妃的目光,越發柔和了許多。
淑妃笑著,與皇太後說些家常。
她的語調不快,一如她漸漸平靜下來的心神。
任何的不解、疑惑,都要一露出苗頭就摁死,隻要摁得快,皇太後信她,就不會仔細琢磨。
一旦苗頭長高了,隻靠這麼三言兩語,就擋不住了。
而疑惑的種子隻要長起來了,就像一根刺,再也拔不掉了。
另一廂,永寧侯府裡,季氏滿頭大汗。
大姑娘去安國公府,好壞都還不知道,季氏實在坐立難安。
閒著就會胡思亂想,乾脆,讓自己忙起來。
大太陽下打兩套拳法,就無暇想其他了。
正練著,一位嬤嬤急匆匆從前頭來,稟道:“宮裡使人來了,慈寧宮召老夫人進宮。”
季氏一掌劈在木人上,沒控製好勁兒,痛得皺了下眉。
今兒怎麼一回事?
一會兒安國公府請大姑娘,一會兒慈寧宮請老夫人。
她們永寧侯府,成香餑餑了?
簡單擦了下汗,也顧不上整理儀容,季氏忙往正院去。
屋裡,永寧侯夫人端坐著,與那內侍道:“張公公辛苦。”
“哪兒的話,”張公公笑道,“是了,淑妃娘娘托雜家帶句話,說是前回聽貴府大姑娘提過府裡的百合糕,她也想嘗一嘗。”
侯夫人眉頭一抬,道:“不巧了,她出門去了。”
“是,娘娘說了,今兒大姑娘不得空,改天大姑娘空著、入宮時,捎帶些。”張公公道。
話一入耳,侯夫人心裡咯噔一下。
季氏正好進來,也聽得這麼一句,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
這話,好像不太對勁。
偏她一時之間,沒品出具體的來。
季氏遲疑著,看向侯夫人。
永寧侯夫人哈哈一笑,與季氏道:“今兒廚房做沒做百合糕呀?”
季氏照著往下答:“沒有做,隻有些豆沙糕。”
“讓人去裝起來,”永寧侯夫人吩咐完,又笑著與張公公道,“不是我自誇,我們府裡的廚娘,做點心手藝確實不錯。張公公坐著等一等,我進去換身衣裳,也讓廚房備些彆的,我帶著去給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