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社稷之臣陸遜 等到呂雉退下後,嬴……(2 / 2)

公元221年,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誡,非要去討伐東吳。

本來孫權這次是沒想跟劉備應戰的,因為在這時候雖然曹丕和劉備已經稱帝,但孫權還是個諸侯,並沒有稱帝,所以他派了人前去跟劉備請和,但是吧已經被關羽張飛的死衝昏了頭腦的劉備,此刻根本就沒有任何想要和平相處的意思。

他斷然拒絕了孫權的請求執意想要攻打孫權。

而孫權這邊派出的應戰之人也正好是陸遜。

前頭劉備勢頭猛勁,將之陸遜逼之了夷陵,陸遜借助夷陵的地形,任憑劉備如何挑戰,陸遜始終堅持不出。

等到這種勁頭持續了半年之後,蜀軍正是疲勞之際,陸遜開始了自己的反攻。

他派人火燒劉備連營四十餘寨,使得蜀軍損失慘重,多位將領被殺甚至投降,劉備不會是敗退至馬鞍山,隨即陸遜激烈兵力四麵圍攻,蜀漢軍隊徹底的土崩瓦解,劉備趁夜突出重圍,一路不得不丟盔棄甲焚燒物資好阻擋吳軍的腳步。

此戰過後,劉備部隊軍資略儘,屍骸遍地,這一戰劉備損失之大,失敗之慘。

夷陵之戰過後,陸遜被根據自己的軍功,被孫權進封為輔國將軍,並兼任荊州牧,爵位也升至江陵侯。

當時吳國本來想趁著劉備勢弱之際一舉殲滅,但陸遜仔細分析之後,向孫權上書,曹丕勢大,如果他們趁機攻打蜀漢,難免會讓曹魏有機可乘,所以便隻讓人象征性的去追擊劉備。

公元222年,陸遜與丞相孫邵上書請求孫權登基,但當時的孫權並沒有同意。

而後劉禪登基的諸葛亮輔佐,吳國和蜀漢才從新從修舊好,且在兩國的關係維持之中,一直都是諸葛亮和陸遜在通信,而孫權還複刻了自己的玉璽放在陸遜的住所,而每次蜀漢來信,孫權也都會給陸遜先看,有不對的地方,也讓陸遜直接修改。

由此可見孫權對陸遜的信任。

公元228年,陸遜官拜大都督,也是即周瑜、魯肅、呂蒙之後的吳國第四者大都督。

在隨後的石亭之戰中,陸遜更是大敗魏軍,繳獲牛馬軍資無數。

孫權登基之後,陸遜就成了吳國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上至國家大事,下至輔佐太子,文能定國,武能安邦。

那就沒有陸遜不能做的事情。

公元244年,陸遜被任命為丞相,當時的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為了太子之位相互爭奪,使得朝廷烏煙瘴氣,陸遜想到力挽狂瀾,但因為卷入孫權和孫和的父子相爭之中,最終不勝憤忿而卒,時年六十三歲。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一生忠心耿耿,被稱之為“社稷之臣”,但最後卻還是被卷入了爭鬥之中。

史書《三國誌》中,陸遜因其功績之多,再加上其後輩也有能臣,所以陸遜的待遇跟諸葛亮一樣,是被單獨列傳的。

不同於其他早逝的三人,陸續是他們中活的最久的,但是吧,相比較其他三人在孫權在位信任的年紀去世,陸遜活的久,但後期跟孫權的君臣關係,就遠沒有以前那麼無所忌憚。】①

【孫吳說完了,咱們休息一會兒就來說三國最後一個國家。】

【吳大帝孫權:不是,我那麼信任薄言,怎麼可能讓他就這麼去世?!】

【漢昭烈帝劉備:後期帝位之爭,陸遜的年紀也不小了,稍微一激動,人可不就沒了。】

劉備想的長遠,陸遜不光是文臣。他以前也是帶兵打仗的武將,身子骨什麼的。可沒有那些個純粹的文臣來的好,加之年紀上去了,人一激動,一口氣兒沒上來,可不就容易撅過去。

【魏文帝曹丕:說什麼信任,其實還不是沒有自己的皇位來的重要。】

【隋文帝楊堅: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真不愧乃“社稷之臣”。】

【漢武帝劉徹:文能定國,武能安邦,全能型人才啊,也送兩個給朕啊。】

【唐太宗李二鳳:三國就……挺讓人羨慕的。】

【吳大帝孫權:我就剩一個陸遜也走的比我早?!

怪不得後期吳國衰落得那麼快,定海神針都沒了,儘是些野心勃勃的人,唉。】

【漢昭烈帝劉備:不是誰都能像臥龍他們那般,一心一意,隻為輔佐明君的。】

亂世出英豪,已經三分天下的局麵,哪裡還有那麼多的忠貞不二之人。

【宋太、祖趙匡胤:三國是個好時候,又不是一個好時候。】

【明成祖朱棣:亂世是機遇也是危機。】

東漢中元六年

“伯符,三國都有頂尖謀士,曹魏的頂尖謀士的誰?”周瑜扒拉了一下自己現在熟知的各種謀士,好似都沒有特彆出名的那種,且他覺得有才能的,以後不是在蜀漢就是在孫吳,所以周瑜對於曹魏的謀臣很是好奇。

能助曹操曹丕成就三國霸業,且領土麵積最大,怎麼看曹魏的謀士都不是一般人。

周瑜想想就覺得心潮澎湃,想要現在就去提前結交一番。

“公瑾,不急,這不是馬上就要輪到曹魏了,咱們接著聽下去就知道了。”

“如果是個如今還不顯眼的,說不定咱們還能提前結交一番,成為好友。”周瑜和孫策兩人,生平就愛結交朋友,不管是三教九流還是賢能之人,隻要誌趣相投,他們都會結交,並不拘泥於身份。

“那就看誰的動作快了。”周瑜看向好友,意味不明的笑了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