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 41 章 【先生到來】(1 / 2)

盛唐小女官 春溪笛曉 6165 字 10個月前

佛道一教的盛行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政治最昏暗的時期, 那時候不僅百姓為了逃避戰亂和苛政而選擇出家避禍,許多讀書人以及世家子弟也時常因世道不平而遁入佛門或潛心修道。

這便讓佛門中湧現不少詩僧、畫僧、書僧、琴僧等等人才,而不少朝中的達官貴人也非常樂意與他們往來, 許多著名人物都會有個和尚朋友。

像王羲之的後代中就有個極有名的智永禪師, 他繼承了一王筆法, 於佛寺之中潛心練習書法, 曾經手書八百份《千字文》散送出去,為《千字文》的推廣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在很長一段時間門裡,前往江南諸寺都能欣賞智永禪師的《千字文》真跡。

更重要的是,和尚道士大多都是免除賦稅徭役的, 他們有的是空閒做點自己想做的事。

佛門經過這麼多的蓬勃發展, 隨便逛哪個佛寺都有可能出現幾個有文化的和尚,所以三娘她們能在奉先寺中發現那麼個老僧倒也不算特彆稀奇。

李隆基聽皇孫李儼詳細地稟報完雕版印刷的事,頓時也來了興趣。

正巧李林甫從外頭辦完事回來了, 李隆基便笑著吩咐道:“走, 去看看這奉先寺是怎麼印《金剛經》的。”

李林甫不知自己離開時皇孫來說了什麼,不由轉頭看向奉先寺的住持。

住持麵上有些尷尬。

當初兩寺都被衝毀了, 朝廷命令他們合為一寺。

雖然龍華寺年代更久遠, 但他們奉先寺是高宗皇帝命人建的, 龍華寺那邊的損壞與傷亡情況又更嚴重,最終合並的結果便是龍華寺並入奉先寺。

這次迎接禦駕輩分排在前頭的都過來了, 隻那老僧沒來, 原因就在於那老僧過去是龍華寺的。他不愛參與寺中諸事,他們也不愛帶上他,平時都是這麼兩不乾涉湊合著過的。

誰能想到那家夥會有這樣的際遇啊!

難道有的人看起來離群索居、不問世事,實際上卻一直在憋著勁想吸引貴人的注意?

不能怪住持這麼想,主要是這麼做的人實在太多了。

這世上根本沒幾個真正的陶淵明!

隻能說時運來了真是擋都擋不住。

李隆基不僅親自看過老僧雕刻出來的書版, 還上手試了試這種新鮮的印刷方法。

他是個有文化的皇帝,自然看得出這東西的妙處,當場龍顏大悅,給了老僧極其豐厚的賞賜,並讓工部安排工匠過來研習雕版印刷法。

事實上剛才李隆基差點就讓這和尚幫他把自己親自作注的《道德經》給雕刻出來了。

還是瞥見老僧那鋥光瓦亮的光頭,李隆基才及時住了嘴。

偶然得了這麼一樣有利於大唐文教工作的利器,李隆基自是十分開懷。

既已賞過了老僧,他便一視同仁地給三娘她們也賜了不少好東西。

尤其是三娘第一個注意到這東西,賞賜之厚更是不下於老僧。

三娘不懂什麼辭讓之說,高高興興地謝了恩。

李隆基見她那副開心得不得了的模樣,心裡也十分快活。

這小孩的神童出身是他給的,而他欽定的神童隨他出巡期間門發現了這樣的好東西,難道不值得讓史官好好記上一筆?

雖然李隆基挺沉迷封建迷信,很想求個長生不老,可沒有人會嫌棄自己名聲太好。尤其是當皇帝的,哪個不想擁有明君稱號?

李隆基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還成,史書上一個盛世明君的稱號是少不了的,所以格外喜歡這些能為自己明君履曆增光添彩的事。

李儼倒是沒要獎勵,而是請求李隆基等工匠學成後能幫他們把那本《災害自救指南》給印出來。

他今年才八歲,行止卻沉穩斯文,絕佳的氣度襯得那本就好看的眉眼都更秀逸幾分。

李隆基兒孫眾多,但對李儼這個長孫還是頗為偏愛的,他朗笑著說道:“該拿的賞賜還是得拿,你們那書若是當真寫成了,自去工部讓人安排刻印就是。這雕版印刷法本來就是你們發現的,難道還怕我不許你們刻書不成?”

李儼這才謝了賞。

聽李儼討來了李隆基這句準話,三娘高興極了。從禦前離開後,她便去尋吳道子說了這樁要緊事:等他的插畫都畫完了,估計工匠們也都學有所成了,到時候她們這本應急冊子一口氣可以印很多很多本!

到時候還可以把插畫單獨印個成百上千份,安排長安、洛陽諸佛寺趁著開俗講的間門隙搞安全宣講!

簡而言之,這事賊拉重要!

三娘話裡話外滿是對吳道子的殷殷期望:這麼多人等著您的畫、這麼多人的性命等著您去拯救,您一定會好好畫的對吧?

吳道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