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的“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和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都叫她印象特彆深刻,光是讀這麼兩句詩就覺得玉門關好遠好遠,何況她阿耶去的還是玉門關外的安西都護府!
王昌齡與王之渙本就是舊相識,聽三娘把自己的詩和王之渙的詩一起背了,隻覺還挺新奇。他笑著說道:“我也會背你的《晦日詩》。”
說著他還真給三娘把她那首《晦日詩》給背了出來。
三娘眼睛睜得更圓了。
這就是當麵聽人背詩的感覺嗎?
就,突然覺得自己寫得哪哪都不太對。
尤其是剛討論完《出塞》《從軍行》《涼州詞》這種名篇,越發覺得自己寫的詩稚氣極了。看來她離博學宏詞科裡的“宏詞”真的好遠!
三娘當場轉開話題:“您這麼厲害,這次應試一定能選中!”
王昌齡笑道:“承你吉言了。”
他其實還挺喜歡三娘的《晦日詩》,哪怕言辭有些稚嫩,字裡行間流露的期盼卻十分動人。
他曾出塞遊曆數年,寫了許多邊塞詩,但正如他寫的“萬裡長征人未還”那樣,他看到了士卒們戍邊的痛苦,隻恨不能天降猛將結束邊關戰士、威懾塞外各族。
這種論調在當今聖上麵前是極不討喜的,聖人想當個名垂千古的明君,追求遠超於前人的文治武功,尤其熱衷於開疆拓土。
連帶邊將們也盼著打仗、盼著建功立業,邊關那些將領哪個不是做夢都想像蕭嵩那樣憑軍功當個國公?要不是心裡存著這樣的期盼,他們哪裡願意到那些苦寒之地去吃苦頭!
至於士卒的煎熬與犧牲,都是大唐盛世下無人在意的塵煙罷了。
這種風一吹就會徹底消散、了無痕跡的東西,誰又會在意?
三娘注意到王昌齡眼底的悵然,不由追問道:“您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
王昌齡道:“沒有,就是覺得要是張相能把屯田之事落實下去,世上倒是能少許多傷心人。”
大唐已經昌盛百餘年,土地兼並早已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均田製儼然已經化為泡影。
如今各地都有許多失地流民,他們要麼成了達官貴人的佃戶與家奴,要麼落草為寇以搶掠為生,不管哪樣都會社會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前些年李隆基起用“百日宰相”宇文融,相中的就是他絕佳的理財能力,打算讓他來幫朝廷解決財政問題,順便理一理大唐的土地爛賬。結果看看他的任期就知道了,才上崗三個多月就被攆出長安。
至於這三個多月能不能完成李隆基安排給他的括地任務,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當時把宇文融攆出朝堂的人都已經相繼離世,爛賬依然是爛賬。
要解決財政問題和流民問題,實在是太難了。
張九齡的辦法就是儘可能截留將被征調去邊關戍邊的流民,在河南等重要糧食生產區域劃拉些土地來屯田。
這比之宇文融直接要求丈量各家土地要溫和一些,可終歸還是要動到土地問題——你要把這些百姓聚攏起來屯田,地從哪裡來?
百姓要是能有得選擇,那肯定是更願意待在沒有邊患的地方。若非君命不可違,誰又願意不遠千裡、離鄉背井去邊關安家?
王昌齡稍微給三娘解釋了屯田舉措對失地流民的好處。
張九齡做這麼一件事注定會有不小的阻力,權貴想儘可能地多圈點地,邊將又想儘可能討多點兵,兩邊可謂是一拍即合,你在中間橫插一腳算什麼事?
所以這件事吧,很難辦。
要是聖人不給予足夠的支持,張九齡也不知能比宇文融多堅持多久。
王昌齡這次參加博學宏詞科就是想儘快轉遷,看看日後能不能幫上張九齡的忙。
三娘對朝政不甚了解,還是頭一次聽說這些事。她認真說道:“張相若是知道您有這樣的想法肯定會很高興。”
王昌齡搖著頭說道:“我不過是個校書郎罷了,張相哪裡會知道我。”
三娘篤定地道:“你的詩寫得這般好,他肯定知道你的!”
王昌齡見她這麼堅持,哈哈笑道:“若是連張相都知道我,那我就不愁這次考不過了。”
一大一小正閒聊著,就聽到一陣腳步聲由遠而近。
三娘抬頭看去,一下子瞧見了循著他們的交談聲找過來的李儼兄弟倆。
他們可是東宮所出的皇孫,秘書省這邊自然是由著他們自由出入。
三娘起身跑過去問道:“你們怎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