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今日虞瀅忙活了一天,身體很是疲憊,所以晚間睡了個好覺。
天色蒙蒙亮,第一聲雞啼聲時,虞瀅就醒了。
從禾稈床上坐了起來,清醒了一會後,才扭了扭崴傷的腳。
腳脖子已經好了很多,沒有了前幾日的刺痛感了。而且也消腫了,現在隻有些許浮腫,再敷個一兩天草藥,應該能好了。
虞瀅穿上了草鞋後,摸黑從屋中出來,看見外邊黑漆漆的,心裡是恐懼的,但是貧窮讓她戰勝了這份恐懼。
沒有什麼比貧窮挨餓受凍更可怕的事情了,如果有,那就是還不夠貧窮。
她走到水缸前,把陶罐取出,用根竹筷往裡邊輕戳了戳,感覺到已經凝固了,才鬆了一口氣。
幸好沒白忙活一場。
把陶罐放到了一旁,她去扯了幾片薄荷葉到口中咀嚼,一股淡淡清爽的香味頓時在口中蔓延了開來。
她昨天用竹子在院子裡邊開了一小片地,把那些薄荷都種了。
梳洗後,正找來了碗和木勺準備挖一些出來的時候,羅氏也從屋中出來了。
羅氏壓低聲音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虞瀅借著黯淡的亮光看向羅氏那雙渾濁的雙眼,沉默了片刻後,道:“倒是有一樣要幫忙,你先等等。”
羅氏便也就等著了。
虞瀅用木勺在碗中搗了幾片薄荷,再舀了些水衝開,一股若有若無的薄荷清香也飄散了出來。
她複而洗了一下勺子,挖了三勺涼粉出來放到了碗中攪了攪,再遞給了羅氏。
她低聲道:“幫我試一試味道如何。”
羅氏愣了一下,著實是沒想到是這個忙,但還是放下了竹竿,摸索著舀了一口放入口中,才入口,就有一股清涼的氣息充滿了整個口腔。
雖然沒有什麼味道,可卻讓人神清氣爽,而且口感滑軟輕彈。
“這個是什麼?”羅氏問。
虞瀅:“涼粉。”
想了一下,又補充道:“用山裡的野果子做的,等伏安醒了,叮囑他彆和旁人說,我想拿出去賣。”
羅氏聽她說想拿出去賣,她有些擔心:“這涼粉要是賣得貴,會不會沒人買?”
虞瀅不急,讓她先說一下味道如何。
羅氏太久沒吃過好東西了,怕自己說得不對,躊躇不語。
虞瀅知道她的擔心,徑直道:“直說就是了。”
羅氏這才開口說:“口感獨特,吃下去冰冰涼涼的,或許會比酸梅湯更消暑,口感類似豆腐腦,又比豆腐腦有彈性,好似還能解暑。”
虞瀅:“確實有解暑的功效,夜息香還能清利頭目和咯痰不爽,早間可用來漱口,也可泡水飲。”
解釋後,她也弄了一些自己嘗了嘗,沒有糖到底是差了些味道,但卻已是她這段時日以來吃得最正常的吃食了。
而且她賣出去也是買個新鮮勁,不貪圖回頭客。
想了想,虞瀅道:“我沒想賣太貴,就一文錢一竹筒,若賣不出,下午帶回來就是了。”
昨天她又進了一回山,快速地砍了一棵粗竹子,也不在意旁人的目光,徑直拖回了伏家院子。
拖回竹子後,她砍了幾截竹筒,在石頭上把竹筒的口磨得平滑了就是杯子。她也做了一個長且有蓋的長竹筒,用來裝薄荷水。
虞瀅看了眼手中涼粉,雖隻在陵水村待過,還沒有出去過,但嶺南地方貧窮,尋常百姓隻求填飽肚子,不會吃虛有其表的吃食。
到底是餘氏自己捯飭的,羅氏沒有說什麼。
虞瀅搗了一些薄荷葉衝了河水,然後倒進了長竹筒中蓋上。
這薄荷味道濃,到了玉縣後,買了陶罐再尋地方找些井水衝一衝便好。
天色漸亮,羅氏還是把孫子喊醒了,讓他把餘氏送去村口。
伏安揉了揉眼睛,想到那個女人有可能不回來了,他一喜,連忙起身去送。
伏安從屋中出去,伏危從窗口望出了院子,看著那有名無實的妻子離去的前方,有朝陽升起,她麵相朝陽,就好似有使不完的乾勁一般。
伏危臉色淡漠的收回了目光,眼底依舊是一潭子死水。
*
虞瀅背著背簍。背簍上邊是草藥,底下是幾個竹筒和裝有涼粉的陶罐。
她隻帶了一片銀葉子和僅有的七個銅板出去。
與伏安走去村子,約莫有一刻時的路程。
伏安踢著路邊的石頭,手拿著棍子拍打著野草。
虞瀅看了眼他,說:“我房中的柴火堆上放了涼粉,中午你分成四份,每碗搗兩邊院子裡中的葉子,晚上吃的等我回來再弄。”
伏安揮打野草的手一頓,不可置信地轉頭瞪她:“你還要回來?!”
虞瀅微微挑眉:“你不希望我回來?”
伏安那張瘦巴巴的臉頓時皺了起來,沒有半分猶豫:“不希望!”
虞瀅卻是好脾氣,不急不緩的反問他:“你希望我不回來,難道你來給你奶奶和你小叔治眼治腿?還是說你有銀子買陶罐做飯?”
伏安被反問得一時語塞,但隨即又道:“你真能給我奶奶和小叔治腿?”
虞瀅看著他,反問:“我若治好了呢?”
伏安想了想,回她:“你要是能治得好,你叫我往東我絕不往西,你叫我乾什麼就乾什麼!”
“那就一言為定,彆反悔。”
伏安抬頭挺胸:“一言九鼎!”
聽到伏安脫口而出的成語,虞瀅有些意外,但隨即一想,羅氏原本就是大家閨秀出身,自是會識文斷字的,教兒教孫也不在話下。
虞瀅淡淡地笑了笑。
他們到村口,也沒有彆人等,就虞瀅和伏安兩人。
不一會遠遠便看到有一老翁戴著鬥笠從遠處慢悠悠地驅趕著老黃牛而來。
羅氏與虞瀅提了一嘴,這陳大爺兒子在小食肆做管賬的,靠著這關係,陳大爺每三日都會送些瓜蔬到城裡,沿路順捎一些村民掙些錢花使。
那牛車上隻有一個年輕的婦人帶著個兩歲的孩童,衣衫整潔,沒什麼補丁,在這些村子裡應算是較為殷實的人家了。
虞瀅給了陳大爺一文錢後便上了牛車。
路上,虞瀅詢問了一下,從陵水村到玉縣要一個時辰,到玉縣大概是巳時正,下午申時他會在城門口處等候,過時不候。
她算了一下,大概要在城中留兩個半時辰左右。
途中又上了一個中年男人,途中都相互戒備著,誰也沒有搭話,就這麼一路顛簸到了玉縣。
入了城,城中的情況與虞瀅想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