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市值破百億(2 / 2)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和記黃埔的價值未來會越來越高,所以股價也是蹭蹭地往上漲。

不到一小時,股價漲到了十五塊,此時和記黃埔公司的市值在八十億四千萬港幣,但是這都還不到和記黃埔的實際價值。

整合兩家公司前,和記黃埔的市值就超過七十二億,這兩家香江排名前二的建築公司加起來的價值超過了十億。

這些在那些股民和機構心裡都有明確的估值,所以和記黃埔的價格一點也不停歇,持續地上漲。

不到三個小時,和黃的股價來到了十七塊,和黃的市值也來到了九十一億港幣。

不過此時和記黃埔的股價的上漲速度已經明顯放緩了,到下午收盤時,股價來到了十八塊,總市值業達到了九十六億港幣,還差四億港幣,和記黃埔的股價就將正式突破百億港幣!

不知道是不是全體股民都得了強迫症,在第二天上午,和記黃埔的股價就攀上了十九塊,總市值正式突破百億,達到了一百零一億。

和記黃埔也成為香江第二家市值達到百億港幣的公司,第一家則是彙豐銀行。

雖然很多人很早就預料到了和黃重新上市股價會上漲,市值有很大可能突破百億。

但是當這成為現實的時候,他們還是忍不住驚歎。

百億啊!

這可是直接上了一個量級!

不過幸好,和記黃埔現在是一家華資公司。

而那些鬼老看到和黃市值過百億,心裡雖然酸的很,卻還是很嘴硬。

比如怡和洋行的大班西門凱瑟克,他看到外界大肆報道和記黃埔市值過百億的事情,嘴裡不屑地說道:

“如果怡和和置地加在一起的話,怡和集團的市值早就過百億了。”

雖然嘴上不屑一顧,但是西門凱瑟克在心裡也不得不承認,和記黃埔大勢已成,已經可以和怡和集團平起平坐了。

很多人都被和記黃埔的市值所吸引,很少有人注意到,和記黃埔公開的股東名單中,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

除此之外,和記黃埔的另一個消息也同樣是頗為引人關注。

和記黃埔大班韋理正式離職,新的大班由原公司總經理李查德擔任,公司總經理則由馬士民擔任,和黃管理層也完成了更新換代。

韋理在離職後沒有在香江多待,第三天就坐上了飛往倫敦的航班。

當飛機正式起飛的時候,韋理才真正地鬆了一口氣,看來雷蘊榮是遵守承諾了。

看著越來越遠的香江,韋理感覺全身心的舒爽,有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自由感。

另一邊,正當外界都在對和記黃埔議論紛紛的時候,雷蘊榮卻是沒有太在意和黃的重新上市。

對於雷蘊榮來說,最重要的是把和記黃埔整合金門建築和九龍建業的過程把控好,至於結果那是自然而然的。

和黃的市值能夠過百億,也在雷蘊榮的意料之中,根本談不上驚喜。

不過雷蘊榮的資產大幅增多了,心裡總是高興,他可是這其中的最大贏家。

雷蘊榮沒有受外界的影響,此刻的他正在和吳建明商量關於華人銀行發行港幣的問題。

“雷生,目前彙豐銀行的發鈔量占到香江整個發鈔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華人銀行肯定沒有彙豐銀行、渣打銀行那樣的實力,隻能作為一個補充。”

“所以雷生你覺得發行多少港幣合適?”

聽到吳建明說出來的數據,雷蘊榮也是不得不感慨彙豐銀行實力的強大。

渣打銀行雖然名義上在香江和彙豐銀行並列,但是從這個發鈔量就能看得出來,兩者的差距有多大。

雷蘊榮記得在八十年代後期,渣打銀行差點被以馬來首富、著名銀行家邱德拔為首的華資集團給收購了,但是彙豐卻從來沒有過這種事情。

對於吳建明的問題,雷蘊榮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

“建明,這個發鈔量的多少是有什麼依據嗎?”

“雷生,這可能比較複雜,一個經濟體的貨幣發行量,會涉及到m0、m1、m2之類的概念。”

“一個經濟體的貨幣需求量,專家們為其研究出了一個理論上的公司,大致和雞的屁成正比關係。但正如外界無法摸清美元到底印刷了多少一樣,隻聽統治者說說數據就好。”

“根據港府公布的數據,進入七十年代的第一年,也就是一九七零年,香江的雞的屁超過了二百二十億港元,人均雞的屁超過了五千五百港元。”

“到了去年,也就是一九七九年,香江的雞的屁超過了七百億,人均雞的屁超過了一萬港幣。”

“雖然受到了石油危機引發的世界經濟整體衰退的不利影響,但香江經濟還是處於騰飛階段,雞的屁年增長百分比達到了兩位數,港幣需求量可謂強勁。”

雷蘊榮聽了吳建明的分析,還是有點半懂不懂的,畢竟對於這種比較專業的問題,他是真的不懂。

但是雷蘊榮也懂得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所以他不由說道:

“建明,你覺得發行多少港幣合適呢?”

“雷生,華人銀行恢複發鈔尹始,理性循序漸進。而且彙豐銀行負擔八層以上響亮發鈔量的大格局暫時不可能改變,所以我覺得兩億港幣比較合適。”

“行,那就兩億!建明,這方麵的工作你才是專業的,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可以隨時提出來,就想你提出將住宅按揭年限最長延長至十年那樣。”

這一措施是吳建明特地提出來的,他在了解情況之後發現香江的按揭市場比起阿美利加那邊就像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之於身強體壯的大人。

而雷蘊榮之前是壓根沒有了解過這方麵的情況,對香江的按揭市場一無所知。

他主要提出來的是關於給那些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方案。

但是對後世有了解的雷蘊榮聽到吳建明的提議也是立馬同意,然後經過兩人的不斷完善,才給出了最終版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