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確定,可能也差不多吧。”
雷蘊榮很久就不關心自己的身家多少了,錢多了之後真的就隻是一串數字。
而且到了一定的層次,錢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力才是。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一個一億身價,有的人隻是持有上百套房子,而有的人以這一個億控製了一家市值5億的公司,又以這家公司控製了市值20億的公司。
這兩個人的影響力誰大不言而喻!
而且隻要經營的好,其影響力完全不低於一些超級富豪。
“你居然不知道自己身價多少?”利雲韻好奇問道。
雷蘊榮笑了笑說道:
“確實不知道,誰沒事還會天天算一下自己有多少錢?
再說像榮耀集團這種非上市公司,很難統計它的市值,甚至不少公司上市時,國際投行很多時候都會判斷錯其價值。
倒是像和記黃埔集團這種上市公司,統計倒簡單,但你不要忘了九龍發展旗下還有大量物業,這些東西也一樣難統計價值,甚至今年和去年價格就不一樣了。”
“這樣啊,那那邊就是隨便瞎掰的了?”
雷蘊榮說道:
“肯定不是啊,這種經濟方麵的權威雜誌,即使計算錯誤,但他們的態度還是不錯的,不會隨便亂編,一些數據還是有資料來支持的。
對了,現在雜誌在香江有發行了?”
“沒有,不過一些媒體從阿美利加了解到這一情況,在香江報道了。”雷覺華說道。
“那明天我叫阿美利加的員工空運一本過來,我倒是有興趣看看他們是怎麼統計的。”
……
經濟周刊誕生於1930年,主要刊登經濟問題研究文章的雜誌。
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強排行榜,曆來都成為經濟界關注的焦點,影響巨大。
雖然在後世的內地,福布斯排行榜的名氣似乎更大一些,但一直以來,就經濟的權威性,雜誌顯然更勝一籌。
就說這排行榜,在80年代,福布斯隻統計上市公司,而則將非上市公司也加入進來。
上市公司每年都有財報公布,統計起來極為簡單,但非上市公司不一樣,具體的調查需要極高昂的成本與時間,但也因此在這個時代更具有權威性。
雖然想看看周刊對自己的評價及介紹,但處於過年期間,也並不算太急。
在年初二的時候,雷蘊榮才不慌不忙的通知盧玉娟,讓她聯係阿美利加的員工,等到周刊到達雷蘊榮手中之時,已經到了年初五。
實際上,榮耀遊戲在阿美利加遊戲行業的攻城略地,榮耀電腦也同樣在阿美利加名聲大噪,產品非常的暢銷,早就已經引起了不少權威經濟雜誌的關注。
再加上去年榮耀集團在阿美利加和Ibm硬碰硬碰了一下,鬨的是全美皆知,公司秘書處收到的來自全球各地的采訪信足以堆滿一個小型書架。
不過雷蘊榮懶的接受采訪,哪怕以雜誌的名氣也不行。
所以這也苦了過來香江負責調查的琳達以及她的團隊,但是雷蘊榮不配合,她也是無可奈何。
不過她並沒有放棄,和整個團隊在香江待了兩個月,專門統計了雷蘊榮的主要產業。
大年初六,雷蘊榮年後第一次來到榮耀集團公司總部。
這個時候,香江幾乎大部分企業都已經開工了。
坐在位於榮耀雙子大廈的頂層辦公室的落地窗旁,雷蘊榮安逸著曬著太陽,冬天的陽光很是柔和,室內溫度也不是很低。
一邊看著剛剛到手的雜誌,一邊喝著剛泡好的綠茶,稍一抬眼,就可以看到樓下無數螞蟻般大小的行人,在匆匆忙忙的走著自己的人生。
不得不說,這種雜誌的確很是專業,雷蘊榮的資產被統計的還算是蠻清楚的。
首先一個是和記黃埔集團這家上市公司,目前和黃的市值高達兩百四十億港幣。
雷蘊榮占有百分之四十六的股份,價值約一百一十億港幣,約合二十億美元。
當然這隻是明麵上的,雷蘊榮明裡暗裡持有將近百分之六十的和黃股份,他們顯然沒有查清楚,不過這本來就是雷蘊榮的目的。
然後是夢工廠集團,雜誌那邊給出的最有價值部分是旗下的聯美電影公司和驚奇漫畫,他們對這兩部分作價十億美元。
顯然他們認為聯美和驚奇漫畫在雷蘊榮手上已經增值了,當初他收購的時候可沒這麼多。
不過他們對夢工廠其他部分估值隻有一億美元,如果不是有一家玩具公司在,雷蘊榮相信他們給出的估值還會更低。
很顯然他們對此的估值算是準確的,雷蘊榮雖然覺得這部分的價值遠遠不止一億美元,但是這些公司畢竟還沒成長起來。
像新一城影業雖然在香江甚至是亞洲都是首屈一指的電影公司,但是放到他們眼中根本不夠看。
再然後是九龍發展這家公司,對於這家全是物業的地產公司,結合此時香江的地價,他們給出的價值是六億美元。
但他們估值的還是太保守了,九龍發展擁有那麼多的優質物業和地皮怎麼可能隻值六億美元?
顯然這些鬼佬對於香江的地產行情認識的還是不夠深刻。
其實雷蘊榮不知道的是,就單單九龍發展這家公司六億美元的估值也已經非常震驚雜誌的調查團隊了。
此時他們也大概意識到,雷蘊榮妥妥是個隱藏的超級大富豪,隻是之前一直窩在香江,名聲不顯而已。
之後是榮耀電器這家公司,它同樣是一家在阿美利加赫赫有名的公司。
畢竟阿美利加電視機的國民品牌RcA就是榮耀電器的一部分,目前RcA電視機重新在阿美利加煥發生機,他們是清楚的。
所以他們給這家公司估值十五億美元,這也差不多算是合理。
最後的大頭就是榮耀集團了,作為去年在阿美利加出儘風頭的一家公司,他們也同樣算是了解。
根據大概的銷量以及營業額,他們給榮耀集團整體估值在五十億美元。
對於這一點雷蘊榮知道是不太準確的,去年榮耀集團的利潤就有十三億美元,市值怎麼可能才這麼點。
對於一些公司的估值,一般是它利潤的三到五倍,但是如果這家公司明顯有很大潛力的話,估值超過十倍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當然你對一家公司不可或缺然後對方故意拿捏抬價則是例外。
這樣加起來的話,雷蘊榮的身家高達一百零二億美元。
不過他們可能覺得這些企業不可能全部都屬於雷蘊榮,所以他們對除和記黃埔集團這上市部分以外的資產給打了個五折。
也就是非上市部分的八十一億美元的百分之五十才是屬於雷蘊榮的,這部分約為四十億美元。
在加上和黃的二十億美元,雜誌最後估算出的雷蘊榮的身家為六十億美元。
但是八十年初的六十億美元也非常多了,想來已經能夠排到世界前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