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覺得應該招收幾個,給出什麼樣的酬勞呢?”葉雯雯問。
這樣的大事情,她覺得應該讓方浩來做主。
方浩沉吟了一會兒,覺得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招聘人員上麵,他也不清楚大概要多少人才適合。
酬勞方麵,給多了肉疼,給少了招不到人。
問道:“你和柳青的意思,大概是多少合適?”
“我們討論了一下,招上五六個人就差不多可以了,雖然這幾天是會有一點忙,但是過了這個高峰期就沒有問題了。”葉雯雯道。
“那麼工資待遇方麵呢?”方浩又問道。
葉雯雯道:“柳青的意思,工資上麵也沒必要太高,一個月三千左右就差不多了。主要是待遇,五險一金不能少,然後就是得包食宿。”
“三千?”方浩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數在鵬城能招到人?”
“他們網絡寫手,絕大多數一個月收入都沒有三千,包食宿三千一個月,對他們來說也比較不錯了。”葉雯雯道。
“網絡寫手,真的是一種奇怪的生物……”
方浩喃喃的說了這麼一句。
真的有些搞不懂了,問道:
“過得那麼慘,圖啥啊?”
“大概是看到有人靠這個賺錢了,覺得自己也可以吧。”葉雯雯猜測道。
“發現自己賺不了,那也應該夢醒了吧?”方浩道,“何必還在那裡混呢?”
“可不就夢醒了嗎?”葉雯雯道,“所以他們現在想著要轉型了。”
“那就按照你們所說的標準來辦吧。”方浩道,“招六個人,試用期三個月,工資三千。試用期滿,表現好可以轉正,工資四千一個月,五險一金,有績效獎。”
“績效怎麼算?”葉雯雯問道。
“看他們運營自媒體的效果,可以給予利潤百分之十的獎勵。”方浩道。
讓他們運營自媒體,隻給他們十分之一的利潤作為獎勵,方浩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來做自媒體,是一個什麼樣的效果,看一看柳青就知道了。
他的公眾號關注者還隻是兩位數,收入更是基本等於零。
這些人要運營自媒體,就會比較高,因為可以用方浩的幾個號來引流。
看起來好像沒有出什麼成本,但實際上這個也是可以折算成人民幣的。
有了方浩來給他們引流,他們才有機會做大做強,而且他們還是領著方浩開的工資來運營的那些號,那些號並不屬於他們自己,而是屬於公司的資產,和私人號完全不同。
他們可以操作,公司聘請彆的人,也照樣的可以操作,可以做好。
在方浩這個新晉資本家的眼裡,十分之一的利潤獎勵,已經很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