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讀者也不會因為他們獲得很長而放棄白嫖。
甚至有一些孤兒盜版讀者看到作者寫的沒有如他的意,還會跑去正版那邊罵作者。
——這種看了盜版還罵人的孤兒讀者,大多數的網絡寫手都曾經遇到過。
生而為人,應該有著做人的良知和底線,但可惜的是,那樣的孤兒讀者隻是披著人皮的動物而已,並不存在著良知和底線這種人類應該擁有的東西。
盜版對大多數的作者而言,都是一件傷心的事情。
柳青一說起電子書,這些前網絡寫手第一個念頭就是擔心會不會被盜版。
這個目前可是他們公司主營的業務,如果遭遇到盜版,按照網絡盜版的比例,那損失將會相當的驚人。
柳青不以為然:“我們可以防盜,這個技術上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防盜也很容易破解吧?”有員工說道。
反正網絡這一塊,不存在著真正的防盜。
那些所謂的沒有盜版的網站,真要有了大火的書,照樣會有盜版資源流出。
——人家就是手打,都能夠盜版出來。
那樣的防盜網站不特彆火的書就沒有那種煩惱,因為不值得那樣做。
當然,某些縱容盜版的網站,再撲街的書都會有盜版,人家根本不需要訂閱就能夠弄到內容,而且還是同步更新。
就問你怕不怕?
柳青不怕,笑著說道:“那些千方百計都要看盜版的,根本就不是我們的目標群體。我們銷售的也不是文字內容本身,我們隻是在銷售頂級流量的人氣。”
他這麼一說,員工們都明白了。
意思無非是,願意花錢買那些書的,並不是為了那些文字,大概買了書都不會看裡麵的內容。
人家那樣做,隻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的歐像送錢。
一個想要收錢,一個想要送錢,商品就是溝通他們的渠道。
至於商品是什麼,質量好不好,兩邊都不會在意。
那些消費者們,消費的是方浩的顏,不是他的作品。
作品本身沒任何價值。
它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讓那些消費者們有了一個可以給方浩送錢的渠道。
盜版在這方麵沒有什麼作用。
方浩沒有那樣的疑惑,他一直對自己都有著很準的定位。
但是他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這樣的電子書,一個人可以購買很多冊嗎?
如果一個人隻能夠購買一冊,那還是算了,他知道那個銷售量不會太可觀。
從詩集這邊來看,也就是幾萬冊的樣子。
如果可以購買很多冊,他覺得,這個可以弄。
“可以的,”柳青道,“可以跟數字唱片一樣,一個賬號購買幾千張都沒有問題。”
方浩當時就做出了決定:“這個可以搞。我們就應該支持高科技,全麵數字化,提升環保意識,杜絕紙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