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開始的關閉汙染企業的浪潮,對這個經濟欠發達的地級市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
本來經濟就欠發達,再關停那麼多工廠,很多工人失業,地方稅收也受到影響,經濟能夠好起來才怪。
受到影響的可不隻是那些重汙染企業。
有一些工廠已經關閉了,想要賣掉找不到買主,有一些工廠還沒有關閉,但是已經在賠本經營中,有人能夠收購,當然是最好的。
單柔當然吃不下所有的單子,她能夠貸到的款也就是五億左右,優先收購的還是顧牧指定的那些地方。
找上門的比她要收購的資產多了很多。
一些企業盈利是盈不了利,但是,固定資產還是挺值錢的。
包括一些地皮。
很多企業都是在上個世紀地皮很廉價的時候就入場的,那個時候全國各地都在招商引資,政策優惠得不得了,很多企業都有大量的儲備用地。
可惜這個地方現在還是欠發達,要不然光那些地皮就已經足夠讓他們身家億萬了。
坦白說,有些找上門來的人開的價格非常的優惠,優惠得單柔都有些動心。
隻不過她沒有那麼多錢。
方浩有在那邊投資的意向,但是她也知道方浩的錢不多,挑也隻能挑幾個優質的小盤子來接手。
她自己在完成顧牧的任務之後,要是再有能夠動用的資金,倒是可以嘗試著收購一點比較優質的資產,也在那邊露一露臉。
現在就算了。
沒過兩天,她就給方浩發來了消息:
“跟那個老板砍了價,他現在堅持的是1200萬,你要負責那些員工的首尾。我手下的那些人覺得吊他幾天,還可以再砍一砍,你怎麼看?”
按照1200萬的報價,那個老板肯定是賠了的。
但是,在工廠已經賠錢,繼續開工就會繼續賠錢的情況下,考慮的已經不是這一筆交易能夠賺多少錢,而是能夠讓自己少多少損失。
不將那一家工廠給賣掉,賺錢又賺不到,開工就是賠本,不開工也要支付工人的工資,關閉廠子還要給100多個工人遣散費,其中有半數還是那種工齡達到了十幾年的工人。
那可是一筆沉重的負擔,根本就不是老板能夠支付得起的。
1200萬的價格出手,至少可以將他引進生產線而貸的款給還掉,也可以擺脫100多個員工的包袱,不至於自己都跑不出來。
這個價格賠肯定是賠了,但也隻等於這20多年的時間裡賺的錢大部分都打了水漂,比繼續砸在手裡的情況要好很多。
“算了吧,1200萬就1200萬。”方浩說道,“萬一磨嘰下去,他聽到什麼風聲不賣了,那就不值得了。”
單柔道:“好吧,那就跟他談一談細節上的東西,談好了你過去處理。”
方浩也看過單柔發過來的關於那家工廠的照片,工廠規模倒不大,不過儲備用地挺大的,他還是不想放過這一筆交易。
為了幾百萬上下的事,放棄那一筆交易,還是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