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談了半個小時,被剪輯成了幾分鐘的新聞,出現在了當地電視台的晚間新聞。
也正是因為當地領導的重視,他們收購的各種手續辦理的相當的順利。
方浩離開這家工廠的時候,這一家工廠已經重新開工了,所有的工人都回了自己的崗位開始了生產。
這家口罩廠兩條生產線,一條是生產一次性的醫用口罩,一條是生產獲得出口認證的n 95醫用口罩,都是可以防病毒的。
因為價格比較貴一點,銷路還不如普通的防塵口罩好。
方浩也不知道原來的那一個老板是怎麼想的,要搞這一種口罩。
不過有人托底包銷,那就管他的吧,生產就對了。
對於生產這方麵,方浩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質量必需要做好。
不能出任何質量的問題。
他不是靠著這個賺錢,必須要顧慮到自己的形象問題。
這也屬於醫療物品,要是質量出了問題,弄出什麼醫療事故來,他的公眾形象會一黑到底。
所以質量方麵必須得抓。
這一點他對楊均那是千叮嚀萬囑咐,反反複複的強調,不能偷工減料,必須要將質量給抓起來。
那根本就不是錢的問題。
在開工生產之前,楊均也召開了一次大會,再三強調這個質量的問題:
“質量管理一定要到位,我們老板對這件事情看得非常的重,誰要是出了質量問題,誰就要走人,嚴重的甚至要抓起來判刑!”
“你幫老板節省材料,老板不會感激你,隻會反手將你送進監獄。”
“你要是想自己在這個環節獲得好處,那對不起,出了質量問題,產生的所有的後果都將由你來負責。”
這家公司的質量檢測方麵本來還不是很嚴格,楊均過來之後,又加了規章製度,弄得非常的嚴格了。
哪個批次的口罩出了問題,可以追責到相應的監管人員以及生產工人。
不管是問題出在誰上麵,一律開除處理。
在生產環節中,要是發現了誰有問題,可以向廠長舉報確定之後能夠獲得獎勵,被舉報的人將會被開除,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這也讓那些人都打起了小心,不敢犯馬虎,尤其不想讓彆人的錯誤將自己給拖累上。
方浩離開那家工廠之後,沒有馬上回到鵬城,而是又去了那一個癌症村,探望那裡的癌症患者。
跟著他一起去的,還有當地的媒體。
發動粉絲捐了幾百萬,怎麼也要看一下效果怎麼樣。
方浩去到那裡,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烈歡迎。
那些村民不知道方浩是一個什麼樣的明星,也沒有看過他的節目,不知道他恰了多少爛錢,割了多少韭菜。
隻知道那個長得很帥的小夥子,是他們的恩人。
對於某些人來說,甚至可以說的算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那些捐款還是有作用的,至少讓一些家庭有了做手術以及後續住院治療的費用。
癌症很可怕,但是早期的患者通過積極的治療,是有很大機會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