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1 / 2)

那就是說她今天上午沒啥事了。跟埃莉諾和特維特打了招呼, 便去了解放大廳,找禮品店店員借了一本國會大廈旅遊手冊, 跟著一位導遊走了一圈。

去哪兒旅遊首先要搞明白哪裡能吃東西、哪裡能上廁所,實乃人生重要大事。國會大廈內的各種標識齊全,文字和圖形,就是不認識英文也能根據圖形找到洗手間和餐廳。

各位議員的辦公室基本都是開放式的,可以說想進就進,隨便得很,你要是神態自若直奔議員辦公室, 職員們也隻會以為你是跟議員約好的客人;隻有一看就是遊客的那種、東張西望的, 職員才會來問你找誰。

職員裡白人占絕大多數, 非洲裔很少, 墨西哥裔、亞裔更少,亞裔幾乎少到她還沒遇到過。她的膚色在中國偏白, 還是跟白人差距很大, 能一眼看出來她不是白人或美國人, 但因為她長得濃眉大眼,不夠“亞洲”, 經常會被人當歐亞混血。

亞裔普遍政治意識不高,即使在紐約州這樣亞洲移民眾多的州,也沒有亞裔議員。

混了一上午, 大致了解了一下美國曆史。在課本和試題卷裡看到的美國曆史跟實地跟著導遊轉一圈,感覺還是不一樣的。美國大概因為建國時間太短,唯恐被歐洲親戚們說不夠“有曆史”和“有底蘊”,特彆喜歡到處豎雕像,開國大佬們的頭像、半身像、畫像隨處可見,自由女神像也哪哪都是, 大概是從古希臘古羅馬尋找“底蘊”吧。

中午跟同事們出去吃飯,特維特說這種選民和選民組織來找參議員談事的情況很正常,有些沒來過的選民會要求參觀國會大廈,隻要不是暑假期間必須帶一大群小混蛋就都還好,這些國家的花骨朵有的實在討厭。

煩人的熊孩子到處都有,理解理解。

普通職員吃不起高級餐廳,普通餐廳要遠一點,菜色普通一點,味道差很多,好處就是上菜快,比員工餐廳要稍好一點。員工餐廳嘛,隻求吃飽,要說有多好吃那是不可能的。

這附近的房租肯定很貴,因為生意真的很好,客流量好到張文雅甚至都想在這裡開餐廳了。

或者就像唐朝餐廳那樣,在稍遠一點的街區開店,生意也不錯,隻要口碑打出去了,總會有人來就餐的。美國華人華裔特彆喜歡開餐廳,華盛頓特區有不少中餐館,從大排檔式的到高級餐廳都有,菜係也多,不過基本都是混搭,沒有哪家中餐館說我們隻做某個菜係。

咖啡?星巴克開的滿哪都是,還有許多其他咖啡連鎖店、咖啡車,不然怎麼能滿足美國人這麼旺盛的咖啡需求。每天早上上班路上一杯咖啡提神簡直是上班族標配了,再不愛咖啡這一口的,早上來杯咖啡提神也實屬正常。

或者奶茶?從她在紐約和華盛頓開車熟悉路徑的經驗來看,美國人不愛喝茶,亞裔華裔在家喝茶,法拉盛新中國城有不少茶館,但奶茶店還真的沒有。

搓搓手,興奮。

奶茶其實跟英國人喝下午茶差不多,可能也是從英式下午茶派生出來的,或者是元朝以前的“沏茶”複古了。元朝以前中國人喝茶不是清湯寡水隻用水衝泡,裡麵會放很多料,什麼紅棗枸杞都是有的,這是因為明朝之前沒有“炒青”的炒茶工藝,茶葉多做茶磚,需要“煮沸”,然後茶裡的料越加越多,以至於“吃茶”是真正的“吃”。

英式下午茶加糖加奶,基本可以算是奶茶基本款,現代奶茶店往茶底裡加奶、糖、水果、布丁、木薯粉小丸子,也可以加咖啡粉,所謂奶茶、奶咖、奶咖茶,一整個大混搭。

餐廳極為麻煩,要找門麵、招聘廚師、店員,食材進貨倒是不麻煩,但萬一出了什麼食物汙染事件也很要命。就在不久前,紐約一家挺有名的米其林餐廳鬨出了大腸杆菌汙染事件,原因是用來做蔬菜沙拉的生菜被汙染,當天就餐的幾十人不同程度上吐下瀉,引發了一小波恐慌,以為被犯罪分子投毒了。

——美國人現在還沒有被恐怖主義毒打過,還想不到這一點。

奶茶店需要的占地麵積也小得多,這附近寸土寸金,想要租下一個完整門麵談何容易!租金也貴到上天,是她現在不敢考慮的事情。

奶茶店就不需要多大的地盤了,十個平方都可以。以她目前對美國製造業的了解來看,應該可以去工廠定做奶茶料理台,說不定還可以順便申請個外觀專利。

燒水、製冰都有專門的機器,設備成本有個一萬美元算可以了。

嗯,可行!

要說奶茶能不能在美國打開銷路,嗐,壓根不用發愁!奶茶其實就是加了茶底的有固體物質的果汁,對嗜甜如命的美國人來說,沒有什麼接受難度。

她自己在家做過奶茶,自製奶茶不是什麼難事,燒水泡茶,湯色出來後拿走茶葉包,稍涼後加牛奶,這中間的時間可以準備其他材料。

芒果從中間切兩刀去核,切下來的兩片果肉切花刀,再將果肉與果皮分離,切出一小碗芒果果肉。椰果罐頭撈出椰果,切小塊。沒有木薯粉珍珠,可以用布丁,同樣切成小塊,可以不用切的太小。

茶底倒入牛奶後溫度降低,將準備好的水果和布丁放進去,稍微攪拌一下,插根吸管,大功告成!

奶茶的美妙之處就是喜歡什麼水果幾乎都可以放,香蕉打泥或是切塊,草莓打泥或是切塊,想吃蘋果口味的也沒問題,唯一不好搭的隻有柑橘類,和生化武器榴蓮。

克裡斯很喜歡喝奶茶,這種甜甜的牛奶水果飲品就沒有孩子不喜歡的。

*

第二天,跟在斯科特後麵接待來訪的選民組織。

這種小選民組織多如牛毛,隻要有幾個成員就能注冊一個社會團體,團體也五花八門,從反對槍支的到支持槍支的,從反對墮胎的到支持墮胎的,從婦女兒童權益到反家暴的,還有以族裔為名的團體,非洲裔最活躍,亞裔約等於無。

今天到訪的是一個婦女團體,美國女性參政意願逐年高升,類似的政治團體雨後春筍一般,越來越多。

也能理解為什麼要她來接待了,斯科特大概以為女人對女人好說話一點,再說她比較“閒”嘛。

婦女團體一行八人,先跟參議員開了一個小時的會議,內容不知,可能跟墮胎合法權有關。上次接了那家私人診所的電話之後,張文雅看過有關美國合法墮胎方麵的資料,對此有了一些了解。

美國因為白人公民占絕大多數,白人一般都信仰天主教和新教,天主教徒很保守,新教中的清教徒就更保守了,極端保守教徒連必要的避孕手段都不用,更彆提什麼“墮胎”了。他們認為孩子是上帝賜予的,怎麼能用醫學手段進行乾預呢?難道醫生能自詡比上帝還牛?

倫理方麵的反對意見則聲稱胎兒也有“生命權”,胎兒有了心跳之後就有了“人權”,遺產分配也要考慮到未出生的胎兒的繼承權,所以胎兒當然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權”。

美國女性一直在為“墮胎自由權”而奮鬥,直到1973年得克薩斯州的“羅訴韋德案”之後,“墮胎合法”才在美利堅聯邦合眾國推行開來,但五十個州也不是所有的州都承認女性有墮胎自由,比如紐約州附近有幾個州就沒有,一些女性團體會將沒有墮胎自由權的州的懷孕女性接到紐約來做墮胎手術。

張文雅其實特彆不理解美國女性居然沒有墮胎自由,這明明是悖論嘛!一個處處宣揚“自由”的國家,它的女性國民居然不能自由決定自己身上一塊多餘的肉的去留?

這麼說未出生的胎兒有“生命權”,懷著胎兒的女性卻沒有“選擇權”?

什麼二十世紀荒誕劇啊。

*

開過會,張文雅帶她們參觀國會大廈。

她們先是沉默的走出參議員辦公室,幾分鐘後,她們互相開始小聲討論,覺得參議員有點敷衍。

並且聽出來是因為墮胎權的問題。

參議員肯定不想討論這個棘手問題,這是他資產階級白人男性的政治敏感。墮胎權不是醫療問題,也不是性彆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他要是支持墮胎權肯定會被攻擊,不支持墮胎權也會被攻擊,但不支持的話,被攻擊的麵沒有那麼大,所以他會如何選擇很明顯了。

今天參議員肯定忽悠了女性團體,令她們很不滿。

但這種話題她也沒有什麼立場插嘴,她隻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女性團體也沒人問她的立場,都明白小實習生左右不了參議員的決定。

總之做導遊還是很愉快的,斯科特交待說可以請她們去遊客餐廳吃飯,記在參議員的賬上,沒答應人家的要求,請吃飯再不能小氣了,女性團體掌握選票,隻能糊弄,不能得罪。

參議員們個個都是糊弄學大師,張文雅非常想學習一下。

*

安排一個小實習生還不用特彆找參議員,肯特先生隻是跟斯科特打了招呼,有空缺便通知他。參議員對自己有多少名職員其實不太了解,他隻認識直接跟他彙報工作的幾個正式職員,也就是張文雅現在負責跑腿買咖啡才認得出她。

參議員很快養成了小事都讓她跑腿的習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的英文名字首字母是A的緣故。參議員辦公室的格局是門邊有參議員名字的銘牌,開門後就是埃莉諾的辦公區,接著是兩個挨近的門,一扇門是參議員辦公室,另一扇門是職員區辦公室,張文雅的座位在門邊,因此參議員一喊她就能聽見。

一般就是買咖啡;跑個腿給其他參議員送文件,聯係靠電話,但紙質文件可不會自己長腿走過去;給參議員拿乾洗的衣服;買花送人,通常是送給參議員的女朋友——們;等等,等等。

還好,單身的中年參議員沒有養狗,不需要人遛狗。

諾頓先生還算是把公事私事分的比較開的上司,一般不讓實習生做過於私人的事情,聽說有的實習生還要給老板家裡打掃衛生乃至洗衣服,聽得張文雅目瞪口呆:這也太過分了!

她現在做家務也隻限於早餐晚餐,每周一次床具大清洗。平時肯特先生自己洗衣服,她給克裡斯洗內褲之外的衣服,內褲都是克裡斯自己洗,半大小子已經知道“隱私”了,貼身內衣都不自己洗,這是什麼大少爺啊。

*

國會大廈社交活動很多,層次不同,大多都是企業宴請議員老板們,老板們會帶幕僚長、行政主任之類的重要下屬出席宴會,普通職員參加宴會的機會不多,但也不是絕對沒有。

當了四周實習生,十月的第一周,周四下午,斯科特叫了張文雅過去。

他的辦公室跟參議員辦公室相連,中間隻隔一道門,有自己的助理,助理的辦公區開門是埃莉諾的辦公區。斯科特不能在辦公室裡一喊就能傳到大辦公室,因此總是打內線電話。

“斯科特?”

斯科特站起來,走到她麵前,“你多高?”

“167公分。”

“多少英尺?”

麻煩,公製換英製。她心算了一下,“大概五英尺六英寸。”

他個子挺高,有一米八五左右,比她高了將近一個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