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第 503 章(2 / 2)

接著倫奎斯特表示支持二審判決,如此是三對三,溫和保守派的安東尼·肯尼思態度不明,金斯伯格態度不明,奧康納仍然精明的選擇觀望。

兩天之後金斯伯格罕見的站到斯卡利亞這一邊,支持二審判決;安東尼·肯尼思倒向反對派。

奧康納最後又成了決定性的一票,選擇跟金斯伯格站在一起,於是形成了五比四的裁決。

裁決意見公示後,全美上下一片叫好聲。

事實證明,隻要是個正常的“人”,都會保護少年兒童不受他人侵害。

*

張文雅不知道自己的秘密小分隊在網絡上搞風搞雨是否對此案的最終裁決起到了什麼作用,想改變一個三觀已經固定的成年人的觀念談何容易!她的目標始終隻有金斯伯格一個人,也許捎帶奧康納。

金斯伯格很聰明,也很拚,她能在ACLU那麼多律師中坐到首席律師的職位,肯定是卷王中的卷王,十年裡她有若乾案件都打到了聯邦最高法;之後又在華盛頓的聯邦巡回法庭乾了十幾年,積累了豐富的律師和法官的經驗,可以說她看過的卷宗比張文雅吃過的鹽還多。

金斯伯格之所以之前傾向否決二審判決,還是中了自由派的毒,覺得要講“人性”,可有些禽獸不如的家夥是沒有“人性”可言的。金斯伯格有幾十年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丈夫深愛她,全力支持她拚事業,原生家庭沒啥幺蛾子,兩個子女也都很有出息,因此她可能很難接受“性本惡”的觀念。

但她不是看過那麼多卷宗了嗎?隻乾了四年DA的約翰·肯尼思尚且會覺得世界上的惡人太多了呢,乾了那麼多年法律工作的金斯伯格居然還會那麼天真?

張文雅不相信金斯伯格不明白人性的醜惡。

*

該案的爭論重點有三個:第一是根據第八修正案,“禁止殘忍和不尋常的懲罰”,死刑是“殘忍和不尋常”嗎?如果死刑是“殘忍和不尋常”的,是否意味著美國需要全麵廢除死刑?這個問題大了去了,不是一個小小的□□-you女案能夠決定的。

第二,是否允許對□□未成年人的罪行加重懲罰?乃至死刑?意即“罪不至死”。

第三,對□□犯實施死刑是否是全國“共識”?

“網上搞事小分隊”先辯論第二點:是否允許對□□未成年的罪行加重懲罰?答案是明知被侵害的一方未成年,加害者就是以未成年難以抗拒加害者的武力威脅或口頭威脅為基礎,實施侵害行為,這當然是極度的“惡”,更何況帕克裡克還是以繼父的身份侵害繼女,罪加一等。

這個論點也是大多數美國群眾的觀點。

然後再看第三點,是否是全國“共識”?有個婦女救助組織在全美五十個州做上門問卷調查和街頭隨機問卷調查,收集到四萬多份有效問卷,有百分之九十的被調查者認為死刑才是正義的表達。

至於第一點,死刑還有必要存在嗎?好的,看看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吧。也許你會覺得一個小小的女孩被□□無法跟一場死傷無數的慘痛的爆炸案相提並論,可爆炸案是極少數,美國每年被□□的女性數以萬計,她們的痛苦就不是痛苦了嗎?

另外的宣傳手段也要跟上,查理控股的電視台專門做了一個係列采訪,采訪受到性侵害的受害者,不分男女,當然還是女性居多。係列采訪在二月份連續播放了四周,每周周一到周四播出。節目播出後引發軒然大波,無數受害者打電話、寫信到電視台,痛陳她們遭受到的傷害和不公待遇,她們中的大多數都選擇忍了,但受到的傷害多年不曾平複。多家紙媒也因此做了係列報道,講述在宇宙霸主美國居然有無數女性遭受□□,而對方很難受到應有的懲罰。

□□案每年光是報案的就有數萬起,還有幾倍於這個數字的沒有報案的受害者,而且媒體對於□□案已經麻木到都不算什麼大案的地步,要到當事人一方是什麼名人明星才有可能大肆報道的地步。

多麼可怕!

張文雅為媒體的麻木感到震驚,媒體把追逐她這個“女王陛下”的勁頭拿來揭露美國陰暗的角落會更好一點。

肯尼思知道她在搞事,但沒有問具體細節,也沒問她花了多少錢。他覺得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她花自己的錢做這件事,似乎並不在乎這個案件跟她幾乎沒有關係。

她很善良,富有同情心,她的優點數都數不清。

他對她的愛與日俱增,一步都不想離開她。

安東尼表哥笑話他從一個灑脫的男孩變成了愛妻狂魔,哼,才不要聽臭表哥瞎說呢,安東尼這是羨慕妒忌了。卡羅爾是還不錯,但跟他的阿妮婭沒法比。

*

下班直接開車回家,窩在家裡不出門,不給狗仔隊偷拍的機會。狗仔隊很討厭,他們總是圍在彆墅前麵的街道上,害得他必須拉緊窗簾,不然他們會從窗戶偷拍,很煩。

也不能跟親愛的妻子一起出門遛狗,下午他倒是出門遛狗了,狗仔隊追著他拍個不停,還一個勁的問他一些廢話,他都懶得去聽他們到底在說什麼。經過三十多年的曆練,他早就學會無視狗仔隊的廢話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