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愛文都盼望能早一點見到你。愛文昨天抱著你的一條羊毛圍巾不肯鬆手,特蕾莎說圍巾上有媽媽的氣味,所以他已經記得你的氣味,我們的孩子可真是個機靈的小家夥!
華盛頓現在的天氣很好,最近一直是晴天,櫻花盛開。後院的櫻花也開了,給你寄去幾枝。櫻花很美,但如果你不在這裡,再美的櫻花也失去了顏色。
快回到我身邊,我的愛人!你可以儘情的笑話我是個過於多愁善感的男人,那是因為你,因為你是掌握了我的悲喜的那個女人,你是掌握了我的心的那個女人。
等你!
永遠愛你的、你忠誠的丈夫John。”
*
啊,嫌棄!這才幾天呀!
一邊嫌棄一邊樂滋滋的。
這幾天她和約瑟夫一世到處遊說麻省的州議員們。肯家想在麻省推行什麼法律條款不難,但也不容易。新英格蘭地區比較複雜,新教徒是最早的開拓者,天主教徒則是後來者。
當年老喬祖父費儘心思也沒能擠進波士頓的新英格蘭“貴族”的上流圈子,最後隻能跑去紐約華爾街混,沒想到因此結識羅斯福。日後羅斯福成了美國總統,老喬抱上了金大腿,一番騷操作之後,成了美國頂級富豪。
約瑟夫一世跟張文雅原原本本詳細解釋了為什麼肯家是波士頓本地政治豪門卻對波士頓沒有什麼控製力,如果小約翰不是國會參議員,她想在麻省推動一項新法案的通過也非常難。是,波士頓群眾是非常喜歡他倆,現在是他們一家三口,但普通群眾沒有話語權,“權力”始終掌握在本地豪門手中。
張文雅琢磨了一番,懂了,這就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現在已經是一十一世紀,不再是幾十年前的波士頓,形勢已經變化了。再說這次波士頓本地媒體都是站在她這邊的,跟媒體搞好關係,事倍功半,但凡有哪位議員“不合作”,馬上輿論譴責一番,媒體痛斥“你沒有心”,要不了兩天,該議員就隻好改變主意,合作愉快。
張文雅再次感受到掌握媒體有多重要。新時代,新媒體,新戰術。
新時代的媒體做的是“發動群眾”,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於是,普通群眾在新媒體時代也有了“話語權”,有時候還很重要。武德充沛的美國人論起搞事那也是全球數一數一的,主觀能動性方麵沒話說,一言不合就能上街給你來個遊行。
媒體在美國文化中一直是“美國良心”式的存在,就連驚悚氛圍大師史蒂芬·金都在小說裡寫,如果你遭遇到了“有關部門”的迫害,那麼媒體是你最後能指望上的“美國良心”。某些時候,媒體確實擔當了“美國良心”的責任。
美國是宇宙第一強國,但在兒童保護方麵做的也還是遠遠不足,而美國已經是世界領先水平,其他國家都還望塵莫及。一想到現狀張文雅便兩眼一黑:這個地球好不了了!
教會砸錢跟大部分受害兒童家庭達成了“和解”,但受害者眾多,不肯拿錢的受害者也很多,每天都有人到ACLU波士頓辦公室找張文雅。ACLU波士頓為她配了一名秘書,秘書負責登記這些“客戶”。
張文雅每天大概接待兩位潛在客戶。
受害者的故事大同小異,神甫利用孩子們的無知和崇拜心理下手,幾乎每次都能得逞;絕大部分孩子都是相當年幼的時候便遭到了侵害,通常不到十歲,也不懂神甫本不該對他們有什麼親密接觸。
美國小學裡沒有類似的“避免性|侵|害”教程,家長也沒有想到居然要教這麼小的孩子性知識。家長們很痛苦,一方麵因為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相信教會、信任神甫,如果你的精神支柱反而性|侵了你的孩子,絕對會造成你的認知混亂——簡言之,他們的信仰基石坍塌了。
性|侵受害者的心理也大同小異,如果他們足夠小,可能會一直不知道當年自己遭遇了什麼;但六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懂事,幾年後當他們明白自己遭遇了什麼,他們會想,是我的錯嗎,是我不夠好嗎,是我做錯了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