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同時打30球,把球打到須藤前輩做標記的地方更有難度。
“如果球沒有打進圓圈裡,會失敗嗎?”
“打偏沒關係,隻要球和球不相撞就行。”
數據計算不是須藤的領域。
如果有專業人士在,或許能根據岩石的形狀和棱角計算出最佳落點和角度,用最小的力度和最少的落點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須藤隻是儘量均勻地畫了三十個擊球點。
在集訓基地的那段日子裡,須藤聽到不少小道消息。
比如No.1的平等院、五號的鬼、一號球場的德川都能同時打十球以上的球。
十球像是一道分水嶺,把他們和集訓營的其他選手區分開來。
須藤是基於以上信息,再結合三船給出的考驗內容,推測出這場考驗的核心是“能否熟練地打十球”。
把他的十球加給悠鬥,保險起見,再加上十球。
——須藤的三十球是這樣算出來的。
經過一上午的“化解旋轉球”陪練,須藤毫不懷疑悠鬥具有“一次性打30球”的能力。
畢竟想要一次性打十球,需要正確的擊球、強大的精神力和專注力、能清楚分辨十球的視覺和出色的反應能力。
而巧合的是,如果把“能清楚分辨十球的視覺”改成“能清楚辨析旋轉的視覺”,再加上一點熟練度,以上幾點就能構成化解旋轉的要素。
兩者從某種程度上是相通的。
能通過練習用樹枝化解“B級旋轉球”的悠鬥,一次性打30球大概也不算什麼。
不過悠鬥提出的“球沒有打進圓圈”讓須藤想到了另一件事。
這孩子的控球好像是不太好。
“總之先試一次。”
須藤提起裝了30枚網球的木桶,“我去上麵把網球倒下來,你打打看。”
悠鬥拿起球拍,起身。
“好。”
*
第一次嘗試的結果不是很理想。
30個球沒一個正中靶心,運氣好的擦點邊,運氣不好的要麼沒擦邊,要麼直接出現了球和球相撞的情況。
須藤從另一邊的斜坡下來,了解情況後,幫悠鬥安排一張訓練時間表。
上午練習化解旋轉,下午練習對壁打球,晚上早點睡覺,三點起來參加夜間訓練。
——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夜間訓練請不了假。
須藤遞給悠鬥一個網球,讓他不要用球拍,先直接用手扔球練習準度。
悠鬥接過網球,抬頭看向須藤:“用手扔和用球拍是不一樣的。”
解釋起來有點麻煩。
悠鬥把手中的球扔向石壁,正中一個標記的靶心。
“用手扔不會失誤。”
他撿起網球,認真看了會兒石壁,拋球揮拍。
球落在剛才的標記旁,大約三指的距離。
悠鬥:“用球拍容易失誤,需要更多的練習。”
須藤覺得有點奇怪,但又說不上是哪裡奇怪。
“你一直都這樣嗎?用手能輕鬆做到的事,用球拍做不到?”
悠鬥點點腦袋。
“練習後就能做到。”
就像練習發球、練習回球、練習高吊球,隻要大量練習,之後就能做到。
*
悠鬥對著石壁練了一下午球,一直到三船教練的老鷹落在他肩膀上,才停下練習。
“這不是三船教練的老鷹嗎?”須藤伸出手,想逗逗老鷹,結果被啄了一下,“疼!”
須藤揉了揉被啄到的地方,問悠鬥,“三船教練的老鷹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地方?”
悠鬥也不知道。
他猜測:“教練喊我們去集合?”
這隻老鷹果然是被三船派來找他們的。
悠鬥到不規則球場時,老鷹呼啦地離開他的肩膀,飛到三船的手臂上。
啊,飛走了。
悠鬥的視線隨著老鷹移動,注視著落在三船手臂上老鷹。
三船察覺到悠鬥的視線,不知道為什麼,心中警鈴大作。
他抬手讓老鷹離開,隨後才看向被他喊來的初、高中生中:“哼,終於都到齊了。”
“太陽馬上要下山了,今天的練習該做個收尾了,就用那個來做出決定吧。”
決定?
就算是提前一天到懸崖的悠鬥和眾高中生,也不知道三船教練是什麼意思。
有人問:“決定什麼?”
“今晚的床位啊。”三船,“木屋隻夠高中生或初中生的其中一方過夜。接下來你們要進行比賽,輸的一方去洞穴裡過夜。”
“規則很簡單。所有人都到球場裡去,高中生去左邊,初中生去右邊。”
悠鬥剛要去右邊,想到今天早上三船教練讓他和高中生一起訓練,停住了。
他應該去左邊還是去右邊?
“喂,那邊那個。”
悠鬥聽到三船教練叫他,轉頭看向三船。
三船對他說:“你去高中生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