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宣布:“下麵進行德國隊VS日本隊,第二場比賽。”
“由德國隊先發球。”
博格先發球。
黃色的小球破空而來。
無論是球速力量,還是落點角度,這一球都無可挑剔。
仿佛教科書般精準理性。
沒有耀眼的光芒,也沒有複雜的技巧,隻有從球拍中心傳來的振動。
像一粒石子落入平靜的湖麵,空氣蕩開漣漪,訴說著它的與眾不同。
這就是職業選手打出的普通發球。
紮實的基礎遠大於其他。
好厲害。
悠鬥一邊在心裡感慨,一邊曲臂將球擊回。他的動作同樣簡潔流暢,看起來很舒服。
“好厲害!”
觀眾席上有人說出悠鬥心中的感慨,隻不過主語換了一個人。
“日本隊的初中生竟然能從職業選手的手中接到發球!今年的日本隊很有看頭啊!”
上一場比賽,日本隊獲得了勝利。
這一場比賽,日本隊的初中生在麵對現役最強職業選手時不落下風,打得有來有回。
這兩件事讓不少人開始重新評估今年的日本隊。
有人拿出手機,在搜索欄裡輸入了“伏黑悠鬥”四個字。
按理說,擁有這樣的網球實力,必定在日本國內小有名氣。
——從小到大拿了不少網球比賽的獎項,被媒體冠以“百年一遇的網球天才”“日本網球界冉冉升起的新星”稱號之類的。
然而他們隻在網上找到幾篇相關報道。
整理出來的信息如下:4歲開始打網球,所在學校網球部拿下縣大會優勝、關東大賽優勝和全國大賽優勝。
履曆的大段空白給這位來自日本的黑發少年染上了神秘色彩。
德國隊收集到的資料比他們多一段全國大賽時的視頻。
從比賽視頻看,對方速度很快、耐力很好,但缺少戰術、打法單調——瑜不掩瑕,不足為懼。
“不過這家夥還真難纏啊。”俾斯麥評價。
博格打過去的所有球都被對方儘數打回,防守仿佛銅牆鐵壁般堅不可摧。
如果博格沒有“漩渦的洗禮”,這一球說不定會一直打下去,直到雙方中有一方率先失誤。
——德國隊各成員都清楚博格是在評定對手。
等評定結束,他就會展開猛烈的攻勢,像撕碎獵物般將對手徹底擊潰。
悠鬥在耐心等待博格用出“漩渦的洗禮”。
那是博格的絕招,被譽為“即使看穿也無法反擊回去的球”。
根據數據組的分析,選手在接“漩渦的洗禮”時,球拍會跟隨網球轉動,變得很難控製,從手中脫落。
想要成功回擊“漩渦的洗禮”,需要至少超過300kg的握力——相當於一隻身高2米的成年銀背大猩猩的握力。
悠鬥可以。
人類握力的世界最高紀錄是363kg。
就算他直接把“漩渦的洗禮”打回去,也不會打破世界紀錄。
不過比起直接將“漩渦的洗禮”打回,悠鬥更想拆解它、化解它、複刻它。
就像學習須藤前輩的旋轉球A一樣。
即使打不出一模一樣的“漩渦的洗禮”,能打出同樣效果的旋轉也好。
而他能麵對麵拆解學習“漩渦的洗禮”的機會或許隻有今天。
在悠鬥的盼望中,博格完成了對他的初步評定,打算用“漩渦的洗禮”結束這場沒有儘頭的拉鋸。
網球帶著強勁的旋轉,連帶球路周圍的空氣麵都發生了輕微的扭曲現象。
在天與咒縛的世界裡,時間的流速仿佛一下子放慢許多。
悠鬥看清旋轉的方向,朝網球伸出球拍。
網球撞在最佳擊球點的位置,逆方向化解旋轉的同時,悠鬥聽到了一聲清晰的“哢”響。
球拍從拍頸和拍柄的連接處斷開。
悠鬥右手一輕。
視線裡,球拍的主體和球都在飛出去的邊緣。
即將飛出去。
悠鬥來不及多想,本能地伸出左手。手指在夠到完好拍頸的一瞬間收緊,反手將球抽擊到對麵的球場。
砰。
網球落在底線,反彈到後方。
……
見多識廣的裁判比觀眾席搶先一步反應過來:“0-15,日本隊領先!”
“……不對。”
悠鬥的視線從斷開的球拍上移開,他一手拎著拍頭,一手握住拍柄,抬頭看向裁判。
“剛才那一球,我連續擊球了兩次。”
如果他的反應速度再快一點,就能趕在網球和拍麵分離前將球擊回了。
裁判聯係會場工作人員調影像,觀眾席從一片寂靜轉為沸騰。
悠鬥的注意力不在這兩者上。
他低下頭,再次看向手中從中折斷的球拍。
學會“漩渦的洗禮”的代價超出了他的想象。
接下來怎麼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