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仍然迷惑不解。
是人類的認知有問題嗎?就像美的標準一樣,他們對於“瘦”的定義也有所不同?
人類的詞語……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殘留,那些是存在於字詞之外的潛規則,對於你來說很難懂呢。
還沒等你來得及追問,你們就已經到了目的地。
——圖書館。
這是你們經常會一起來的一個地方,畢竟家裡太狹小了,你們唯一可以學習的地方隻有床上,那還是不如圖書館來得方便。
圖書館裡的正門掛著一幅畫,這是已故的莫羅市長的畫像。
原先希斯帶你來借植物的書的時候就告訴過你,在原先的時候,圖書館是屬於付費的預約製,還是她的父親推動了免費向公眾放開。
你覺得就憑這一件事情,西莉亞的外祖父就值得尊重了。
每天圖書館的人都很多,什麼類型的書架前都有人站著,幸運的是,你們在一個角落找到了一個位置,但不幸的,也隻有一個。
在短暫的手勢交流後,旋律坐了下來。
這很合理,你可以坐在地上看書,但旋律需要寫字,所以還是需要書桌。
和喜歡看各種各樣類型的閒書的你不同,旋律要看的是不允許帶到館外的樂譜。
音樂是一個昂貴的愛好,這裡麵每一本樂譜都造價不菲。
尤其是有些樂譜還有一些珍貴的書寫痕跡,就算是同一首曲子,由於演出習慣的不同,樂譜上的標記也會略有改變。
旋律擁有著驚人的天賦。
你瞧著她一邊用左手一行行地讀著譜子,一邊右手在桌子上無意識地跳動著。
她在虛空演奏著,而隻要演奏一遍,整首曲子就可以被她八九不離十地記下。
要知道,就算是能夠將物品創造出的你都沒有這麼好的記性。
和念能力常見的具現化係不同,具現化是必須建立在對物品的了解的基礎上構建出的,而你可以構建出你需要的東西,在構建之後,你會建立起對這個物品的認知。
比如說一本詞典,你可以知道裡麵的某一頁會是哪些字,但你很難建立出某個字詞和詞典解釋的映射。
換句話說,你可以“記得”,但做不到“熟知”,更不可能“理解”。
但旋律不一樣。
一首由多樂器構成的交響曲,她可以清楚地分彆記錄出每一種樂器的譜麵,並且自如地在空白的紙張上默寫出,音符在她的筆尖流淌著,仿佛此刻她就在演奏。
她聽過一遍的歌也能夠輕易地拆解,從對應的大調、節奏到音高,她在音樂上就是有著如此恐怖的天賦。
你甚至覺得旋律根本不需要老師,隻要給她譜子和錄音帶,她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完美複刻出這首演奏。
不過旋律對此有彆的看法。
“我覺得音樂,是不存在標準答案的。”旋律一提到自己鐘愛的東西,整個人都閃閃發光了起來,“和莎音在學習的數學,苦手的外文閱讀都不一樣,隻要是能夠感染到人心靈的演奏,就是有意義的。這裡,也包括能夠感動自己哦。”
“就算是前人有名的樂章,在現代也可以有獨屬於自己的改編。節奏或許改變了,傳達的意義就不一樣了,也許有的人會因此不喜歡,認為這是褻瀆了經典,但我覺得,重要的是和人的心音合拍呢。”
“心音?”聽到了一個你不是很理解的詞語,你在板子上寫道,“心靈的音樂嗎?”
“其實這是一個醫學的概念呢,是心臟跳動發出的一係列聲音。”旋律解釋到這裡,突然狡黠地笑了,她按住你的心臟,“雖然隻是我個人的觀點,但莎音你想,不同的人有不同情緒的時候,心音也會因此變得不一樣吧?所以,我想要演奏出讓所有人的心音都會發生改變的歌曲。如果所有人聽起來太傲慢了,那就儘可能多一點的人吧。這個範圍裡麵,我一定要包含莎音。”
當她說這句話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你心臟跳動的頻率改變了。
“不過,我也很喜歡莎音‘心靈的音樂’這個解釋。”旋律微笑著,“屬於莎音的,一定是一支悠揚而又安靜的曲子,也許有一點淡淡的悲傷,就像《小夜曲》一樣。”
你抬著頭看著她。
旋律低著腦袋看著你,你撞進了那一片墨色的溫柔。
“要是我能夠讓你的心靈之歌能夠歡快一點,對我來說,這就是最棒的演出了。”
你聞著她身上傳來的淡淡香甜,突然給了她一個擁抱。
你聽著自己胸腔即將跳出的心跳聲,心想。
旋律……其實已經做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