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炎涼(1 / 2)

小樓一夜聽春雨 明月傾 11024 字 10個月前

第124章

也許正應了婁二奶奶常說的那句古話,人一倒黴▌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就是連著倒黴,開鋪子是這樣,一件事不順,就事事都不順,治家自然也是這樣。

和趙家退親的事剛提出來,正是所有人都震驚的時候,屋漏偏逢連夜雨,嫻月又病了。

其實這次退親,婁二奶奶算得上果決了,她也知道,夜長夢多,知道的人越多,事越難成,彆的不說,光是婁老太君就是一大阻力。所以她也不多說,直接備下重禮,請來崔老太君,關上門來,詳談了一下午,崔老太君走時神色凝重,看卿雲在旁邊恭送,不由得歎了口氣。

“真決定了?”她問卿雲:“不後悔?”

“不後悔。”卿雲道。

崔老太君便不再問,她也是真疼卿雲,俗話說,寧拆十座廟,莫毀一樁婚,卿雲和趙景的婚事已經走到最後一步,連日子都差不多選好了,忽然要退婚,要是尋常老人,誰敢摻和?崔老太君從來不收禮的,這次都收了婁二奶奶的重禮,實在是因為這次的事太重,值得這份禮。

自從淩霜跑了之後,三房就失了婁老太君的歡心,雖說淩霜這一跑,和秦家的婚事告吹,二房遭受巨大的損失,婁老太君那股把二房當命根子的勁也收了些。但她卻把這事的責任,都歸在了三房身上。

在她看來,不是玉珠碧珠跟著荀文綺給淩霜下眼藥,事情哪會鬨到這麼不可收拾。

所以她惱二房,更惱三房,直接把婁三奶奶管家的鑰匙收了,交給了身邊的大丫鬟錦繡來看管,雖然下麵用的人還是婁三奶奶之前的班底,馮娘子那些人,但對於婁三奶奶來說,也是大大的羞辱了。

至於玉珠碧珠,更是被禁足在家,彆說楝花宴了,今年談親事隻怕都難。

但三房關起門來說話,婁三奶奶還是得意。

“哼,以為我們怕關似的?大不了明年花信宴再說,你們也彆擔心,你們爹的官隻有升,沒有降的,明年你們談親事更好呢。橫豎今年沒有什麼出色的王孫,好飯不怕晚,隻要二房沒起來,這份家當就仍然是咱們三房的。”婁三奶奶對著兩個女兒道:“真笑死我了,二房也不看看自己女兒的瘋模樣,配嫁入侯府嗎?現在好了,瘋名徹底傳揚出去了。最好連趙家也退了婚,嫻月那小賤人也被張敬程扔了,才算好呢。”

玉珠自然是連聲附和,隻碧珠略有些微詞。姐妹倆禁足在家,晚上自然是一起睡的,這天婁三奶奶借著娘家馮家的名義,隻說是帶玉麒玉麟出去給三舅舅賀壽,就出去了。留下姐妹倆被禁足在家,晚上的時候,碧珠見丫鬟都出去了,姐妹倆靠在欄杆上賞月,忍不住道:“我總覺得娘這次,不像是為咱們考慮似的。”

“說什麼糊塗話,娘不為我們考慮,為誰考慮。”玉珠皺眉道。

“那天卿雲說了一句話,我一直記得,她說一家子姐妹,隻有互相團結的,沒有背後捅刀子的道理。本來女孩子名聲就要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娘整天高興淩霜的瘋名傳揚了出去,對咱們倆有什麼好處?

再說了,卿雲做了未來侯夫人,嫻月做了榜眼娘子,咱們反而更好些,京中不是都說嗎?說雲夫人高嫁了,幾個姐姐妹妹都因為這嫁得好……”

玉珠立刻訓她。

“你怎麼胳膊肘往外拐?這是娘不在,娘要知道,一定罵你。二房過得再好,對咱們有什麼好處?從來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一家子隻有一片天,他們多占,咱們就少占,是不是這道理?”

“我覺得不對。要是二房不回來,咱們的天也未必見得多大,說是趙景趙修和咱們倆,四角俱全,其實趙夫人那時候滿心想的柳子嬋,哪裡把咱們看在眼裡?娘總拿這事說話,我倒覺得,她不是為我們著想,為的是玉麒和玉麟以後爭家產,怕二房探雪承嗣,分走了咱們家的家產。但家產本來就沒我們倆的份,二房女孩子名聲壞了,也帶累我們,你是聰明人,怎麼這事想不通呢?”

“玉麒玉麟好了,我們自然好,一家子姐弟,你說的什麼話?娘平時沒因為舅舅升官得好處嗎?快彆說這些蠢話了。”玉珠倒像是不想讓碧珠說下去似的。

“我倒覺得淩霜那些瘋話裡,有一句是對的。為什麼我們要自損名聲,然後把希望寄托在玉麒玉麟身上呢?我們自己謀自己的不好嗎?我們又不是不出色,又不是不厲害,卿雲嫻月就兩個人,能搶走多少王孫?我們這樣放棄今年的花信宴,等明年,真的是對的嗎?娘真的是全心全意為我們考慮嗎?”

“你越說越瘋了,淩霜的瘋話你都信,真是沒救了。娘怎麼會害我們?她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家在著想,你再說,等娘回來,看我不告訴她。”

玉珠雖然如此說,但婁三奶奶回來,她卻隻字未提碧珠的話,隻是上去給婁三奶奶伺候換衣服,卸簪環,很是貼心。

“你舅舅知道了你們乾的事,誇你們呢,說幸好沒讓二房和秦侯府搞到一起,不然他那點官職,還真壓不住他們。當年為了爭那金鋪的事,二房是說過狠話的,梅凝玉是個記仇的主,彆看現在表麵和善,其實是在臥薪嘗膽呢,要真兩個女兒都嫁進侯府,不定怎麼報複咱們呢。”婁三奶奶飲了酒,有點微醺,問玉珠:“今天有什麼人來了沒有,我怎麼看到一輛馬車從後街過去了,是二房有客人嗎?”

“聽說崔老太君來了一趟。”

“哼,崔家不過是個破落戶,也虧婁卿雲,眼皮子淺,沒見過世麵,那樣巴結,真是好笑。”婁三奶奶冷笑道:“她還以為自己以後真是侯夫人了呢?這就交際起來了?趙夫人還沒死呢,嫁過去先做二十年媳婦再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想幫扶娘家不成?就是她想,趙家那樣勢利,會讓她貼補娘家?張敬程也是遲早要外放做官的,哼,等她和婁嫻月都嫁了,看我怎麼拿捏二房吧。咱們騎驢看戲本,走著瞧罷了。”

婁三奶奶滿心等卿雲嫁了再跟二房鬥,沒想到晴天傳來驚雷,第二天婁二奶奶就請崔老太君做主,陪自己去趙家退了婚。

消息傳出來,彆說婁家,滿京城都震驚了。

最開心的自然

是婁三奶奶,但最痛心的,還屬婁老太君。

本來婁老太君就因為淩霜的事而心中不快,秦侯府是怎樣的家世?失去這門親事,比剜了她的心還難受,誰知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轉眼間卿雲的婚事也告吹了。

最開始她還以為是趙家那邊出的事,把婁二奶奶和卿雲叫過去,關起門來問,說:“究竟是怎麼回事,你們說清楚,趙家雖然有個趙擎在聽宣處,咱們也不是好惹的,你大伯父雖然不在了,當年的同窗好友也有幾個,說得上話的。青天白日,三媒六聘定下的親,三書六禮具備,隻差最後送親了,說退就退了,趙家雖是侯府,也沒有這麼欺負人的,就是告到官家麵前,都是咱們占理……”

婁老太君向來言簡意賅,這樣長篇大論,可見事情嚴重。

而卿雲也回得簡單。

“不關娘的事,是我自己要退婚的。”她先跪下稟道:“老祖宗,卿雲自有不得不退婚的理由,事關他人名譽陰私,請老祖宗容我不說原因。”

婁老太君十分驚訝,但她也不信是卿雲要退婚,還是把婁二奶奶用力看了兩眼,但見婁二奶奶神色不似作偽,還有點心如死灰的感覺,可見和趙家退婚,不是她主導的,頓時皺起了眉頭。

“你這孩子向來聰明,怎麼忽然糊塗起來,趙家再不濟也是個侯府,更彆說趙擎大人如今執掌聽宣處,好不容易已經走到這步,為什麼平白無故要退婚。”她傾身問卿雲:“莫不是趙景唐突了你?”

她問得隱晦,但言下之意顯然不是“唐突”,都是女子,哪裡不知道男子的行徑。趙景雖然是王孫,到底年輕,又仗著兩人婚事隻差最後一步,也許有些想先落袋為安的心思,也是常有的事。卿雲是閨閣小姐,去哪都丫鬟婆子一大堆,究竟又能失禮到哪去,想必是卿雲為人太端正,受了兩句調笑,就覺得趙景是登徒浪子,進而想退婚吧。

誰知道卿雲隻是不開口,道:“請老祖宗不要再問,我確實有不得不退婚的理由。”

婁老太君也板起了臉,道:“你說得輕巧,兩家的婚事,哪是一句退婚就可以退的,你年輕,哪裡知道這裡頭的利害,兩家聯姻,哪是你一時之氣……”

“趙景在我們去趙家打牌那天,調戲了嫻月,有嫻月身邊小丫鬟阿珠作證,還留下了物證。所以我們去退婚,趙家沒有二話,乾乾脆脆就退了,”婁二奶奶插話道,她神色也有種破罐子破摔的坦然,不然不會這樣直接說了。

婁老太君驚得眼睛都瞪大了。

但她畢竟是久經世事的老太君,很快又恢複過來,道:“嫻月那孩子向來輕佻,也許是她……”

“老祖宗!”原本跪在地上的卿雲聽到這話,頓時昂起頭來,震驚地看著婁老太君。婁二奶奶見她又要為嫻月衝撞長輩了,連忙上來攔住她,打圓場道:“老太君,事已至此,就彆去追究背後的原因了,趙景那小畜生敢這樣,也可見他對咱們家沒什麼敬重,想必趙侯爺和趙夫人背後也不太看得起咱們,這親事也沒什麼結的必要了,不然卿雲嫁過去,

彆說借趙家的勢,趙家先欺負起咱們來,誰受得了?難道真為了趙家就辜負了嫻月不成?張敬程雖不如趙家,也是正經榜眼郎,俗話說‘自家一文,勝人千兩’,趙家雖有權勢,和咱們不一條心也沒用,還不如張敬程老實可靠。我也是想到這,才去退了婚的。”

婁老太君如今和婁二奶奶也關係好了,不然也不能聽進去這一番勸。聽了這話,隻能歎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但趙家這樣好的親事……唉,我看卿雲是個極好的孩子,怎麼這樣沒福。”

“俗話說,有福之女,不入無福之門,我倒覺得這也是咱們卿雲的福氣呢。咱們卿雲這樣的人才,不愁沒有更好的。”婁二奶奶勸道。

婁老太君心中有幾句重話要說,當著卿雲的麵,又怕傷了她,隻能道:“錦繡,你帶大小姐出去,讓我和二奶奶說話。”

錦繡依言,引著卿雲出去,在外間坐下來,她端了茶來,勸道:“小姐喝茶,你放心,老祖宗心裡有數的。”

卿雲沒說話,隻是垂著眼睛,看著杯中茶葉。紅燕心中暗暗有些納罕,她也覺著,自從這次病後,這位大小姐身上好像多了點什麼,似乎不似以前一味地溫柔嫻雅了,而是像過了春天的花枝,柔韌中多了點剛強。

裡間裡婁老太君和婁二奶奶說話,儘管壓低了嗓音,但說急了,還是有隻言片語飄出來,也聽見“老太妃”“為了教坊司的事”“趙景總歸是要娶妻的……”,錦繡聽見,將珠簾放了下來,又勸道:“大小姐吃些茯苓糕吧,這是馮家送來的,最是養身靜氣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