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排兵布陣(1 / 2)

穆晟聞言,心中暗笑,可不咋的,不然晉軍真要按原計劃發兵五十萬南征,所耗費的錢糧,征發民夫,運輸糧草,如果萬一山傀死不投降,那搞不好這場仗就得拖個一年半載,等好不容易解決山傀,還得麵對泰沙這個南疆一霸,就算一切軍事行動順利的情況下,這前前後後下來不得耗個兩三年時間?

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自古以來戰爭是最花錢的,萬一拖個兩三年,其中的費用糧草,就不知道要花朝廷多少錢了,死多少人,這回可好,山傀直接棄暗投明了,這可不是省了太多事了嘛,眼下皇帝賞賜的這點東西比起當初預計要花費的代價,那就是小意思,毛毛雨啦,當然也有山傀上下懼怕被晉廷徹底滅國的想法在裡麵,他們不得不與虎謀皮。

山傀投誠以後,大晉是又省錢又省事,正因如此,皇帝高興之下又多給山傀一百萬金的軍費,扣除給狼主一百五十萬的出場費,朝廷前後總共給了山傀六百五十萬金的軍費……

兩軍最高統帥各懷心思,二人聯袂去往晉軍中軍營帳,營帳中間擺了一座巨大的戰棋推演沙盤,陸盛正式邀請大帝、狼主、大族長在內的山傀高層參加這次戰前內部軍事會議,木伊納琦毛遂自薦,上前正在修正戰棋沙盤中很多地形錯漏的地方。

雖然大晉做了詳細的功課,了解南疆的地形地貌與行軍路線,可還是不能與這些在南疆這個地界生活了很久的地頭蛇比,他們也得聽山傀的安排,木伊納琦講了大半天,才讓圍在沙盤前的晉軍諸位將軍整明白了南征的路線與地形。

聽罷木伊納琦的講解,陸盛高興的對木伊納琦讚歎道:“不愧是鎮南王的夫人,夫人巾幗不讓須眉,老夫佩服!”

木伊納琦戴著麵具,也看不出她的表情,隻是客氣道:“上將軍客氣了,妾身的戰陣經驗也是跟在我們大王身後,慢慢學習得來……”

山傀高層與晉軍高層又詳細討論了作戰方略後,這個戰前會議就算是討論的差不多了,在細討論也沒什麼意義,戰局千變萬化,戰前廟算,製定作戰計劃是很重要的,可是很多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來的快,所以真上手了,還得在從變化中尋找致勝戰機。

陸盛與眾大晉將士討論完後,轉身向穆晟說道:“鎮南王,您看眼下的作戰計劃可行否?”

穆晟點頭道:“上將軍,我看沒問題,就這麼辦吧。”

陸盛道:“恩!既然鎮南王也沒意見,事不宜遲,我們明天就拔營起寨向泰沙境內進發。”

穆晟微微頷首道:“好!我們山傀熟悉這裡的地形,我麾下十萬精銳為前鋒,為上將軍開路前行可好?”

陸盛點頭應允,自然求之不得,陸盛眼看長生大帝等一眾山傀高層,心中也一陣感慨,雙方打了這麼多年仗,說講和就講和了?昔日的對手居然還成了一起奮戰的袍澤,想想就覺得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安樂侯的嘴皮子還真是勝過百萬大軍了,居然能說服跟他較了這麼多年勁的長生大帝徹底投誠朝廷?現在想起來都想是更做夢一樣的神操作。

可是陸盛哪裡知道,安樂侯穆晟就是分飾兩角,原告、被告、連特麼的法官都是自己親自扮演,可不是難以想象嗎?

其實就算是真的長生大帝還活著,公子晟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應該也有六七分把握說服他投誠大晉,畢竟大晉實力擺在這裡,幾十萬大軍就擺在這裡,晉軍的刀架山傀脖子上,不需要多麼深刻的道理,也能說服大帝就範。

有句名人名言怎麼說來著?大炮射程範圍之內,便是真理!眼下站在公子晟的立場上,他是絕對要保證山傀這個自留地的國家利益為最高準則,其餘的都不重要……

翌日清晨,山傀、晉軍聯軍共計四十二萬大軍,再加上運輸糧草的從嶺南四郡征發的十幾萬民夫,保護糧道的二線部隊,林林總總近七十多萬人,拔營起寨向泰沙邊境進發,聯軍對外號稱百萬大軍,這麼多軍隊,比有些南疆小國全國總人口加起來都多,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自然引人注目。

大軍遮天蔽日,如同一眼看不到的儘頭的黑色巨蛇一般,分左中右三路齊頭並進,大軍雄赳赳氣昂昂,直衝泰沙邊境而去。

行軍途中,穆晟看了一眼晉軍中的各種巨型弩車,輕型攻城器械,對跟在他身邊的左右將領感歎道:“如此威武雄壯之師,何愁不破泰沙……”

阿合喇彌眼看中原如此威武之師,也是信心滿滿,覺得此次複國之戰,大有希望,語氣欣喜道:“是啊,老身等了一百多年,這次也許真有機會回到故鄉了。”

山傀眾將軍聽聞,也是紛紛對盟友晉軍的實力讚不絕口,尤其是晉軍剛發的那些精製盔甲刀劍,做工簡直無話可說,穆晟也是挑選了其中兩萬精銳,直接就地裝備了,到了前線,自然知道厲害……

在這個時代,中原的軍隊妥妥的高科技軍隊,可以說中原幾百年的戰國混戰,這軍事技術的發展簡直就是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不為過。

後世歐洲之所以在各個領域領先,除了自身文明的特殊性,與歐陸各國之間的激烈競爭是分不開的,當時除了歐洲,其它地區的文明地區基本處於抱著聖人經典念經,假裝看不見其它國家的進步與發展的半封閉狀態。從後來者的視角看問題,這個世界它從來就不是靜態的,也不可能千年不變。

行軍一個月,聯軍終於抵達了泰沙北部邊境,卡勒邦境內,幾十萬聯軍在晉軍黑科技的加持下,一路勢如破竹,攻城拔寨非常順利,半個月不到,連下泰沙五十餘座城,攻城略地如此順利,幾乎無一合之敵,當然泰沙這些地方貴族軍隊的戰鬥力實在是太拉跨有關係,晉軍幾乎一個照麵,貴族軍隊就潰散而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