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周邊水域發達,從元朝開始就進行治理,到大明朝也是這樣。
而說京城缺水,主要還是城裡的水井能用的比較少,大多數水井打出來的都是苦水,像魏廣德家裡這樣能喝的不多。
這幾個大西瓜還是昨天張科、勞堪他們過來的時候買來,當時沒有吃完剩下的。
這麼長的時間,新科進士們都已經被授職了,張科留在中書科成為中書舍人,勞堪還是留在刑部任刑部郎。
當然,大部分同年還是被外放出去了。
京城畢竟就這麼多官職,不可能安置所有的進士。
魏廣德他們也隻能在同年離京的時候去送送,送行的隊伍也是逐漸縮小的。
魏廣德躺在躺椅上,悠哉悠哉吃瓜,外院腳步聲響起。
家裡就這麼些人,單憑腳步聲魏廣德就知道是門房進來了。
都懶得睜眼看,耳中隱約聽到門房和張吉說好像是誰來了。
很快,張吉就湊到了魏廣德身旁,在他耳邊小聲說道:“老爺,陳公公來了。”
聽到是陳矩來了,魏廣德猛然睜開眼睛,“快請。”
話音剛落,就看到陳矩已經進了院子,“喲謔,夠逍遙的啊。”
這會兒魏廣德在樹蔭下的躺椅上,兩邊還有兩個丫鬟給他打扇,旁邊還擺著一盤子西瓜,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過上這樣的日子,確實非常享受。
陳矩都進來了,魏廣德自然不能繼續躺著,麻利的起身就迎了上去。
“快,再搬把躺椅過來。”
寒暄兩句後,魏廣德就對旁邊的張吉吩咐道。
沒一會兒,兩個人就躺在靠椅上,旁邊有小丫鬟打扇,感覺熱了就拿起西瓜吃兩口,瓜肉入腹一直涼到胃裡,舒服。
“大哥這個時間怎麼有功夫來我這裡。”
現在天色還早,按理說陳矩這個時候應該隨侍在嘉靖皇帝身側才對。
“彆提了,今兒皇爺心情不好,回了永壽宮就不出來了,我們也被攆出來了。”
陳矩苦笑道:“我看時間還早,就說來你這裡坐坐。”
“誰惹皇上不高興了?”
魏廣德狐疑道,這天下還有敢給皇帝甩臉子的人嗎?
據魏廣德所知,就算是後宮的那些娘娘,貌似也不敢,嘉靖皇帝脾氣可不好,據說上一位皇後就是這麼死的。
算了,深宮隱秘還是不要打聽好了。
話說出口魏廣德就有點後悔了,想抽自己兩巴掌。
不過出乎魏廣德的意料,陳矩看都沒看他一眼,微眯著眼睛在手裡西瓜上咬上一口才開口說道:“讓趙文華給氣的。”
“趙文華趙大人?”
魏廣德奇怪的問道,“這怎麼可能?他人還在家裡養病,怎麼會氣到皇上?”
“嗨,你不知道。”
陳矩這會兒咽下嘴裡的西瓜,咂咂嘴說道:“皇爺前些日子下旨工部,讓他們重建正陽門城樓,前兩天這個趙文華上了個奏本,說是現在沒法建城門樓子,一是朝廷用度緊張,二是這天氣,工匠也沒法儘心儘力做好。”
聽到這裡,魏廣德微微點頭,覺得趙文華的說辭貌似沒錯。
這天太熱了,擱在後世也差不多40度左右,按照那時候的規定戶外作業也是要停下來的,工人沒辦法頂著烈日上工。
或許是看到魏廣德點頭認可,陳矩卻是在一邊嘿嘿冷笑道:“趙文華不知道他卻是闖下了禍事,這次就看皇爺給不給嚴閣老麵子了。”
“怎麼回事兒?怎麼牽扯到嚴閣老,還有,那個趙大人到底犯了什麼事兒?”
魏廣德更狐疑了,沒明白趙文華哪裡做的不對。
“今兒上午趁著日頭沒出來,皇爺上城牆轉了轉,你知道看到什麼?”
陳矩忽然賣起關子,沒直接說出結果,而是讓魏廣德猜。
魏廣德眨眨眼,搖搖頭,心說我知道個屁。
“皇爺在紫禁城城樓上看到大時雍坊一處大宅子,裡麵起了一棟三層樓閣。
這些日子皇爺沒事兒就愛上城牆轉悠,看到那宅子就問起宅子的主人了,那閣樓建的夠快的,前些天來還沒起,這就建好了。
你猜那宅子是誰的?”
陳矩又問道。
不過這個時候魏廣德要是還猜不出來那他就是一頭豬了,答桉很清楚,肯定是趙文華的宅子了。
那些個要上朝的官員,一般都愛在大時雍坊和南熏坊買宅子,因為離紫禁城近啊。
早上上朝可以少走很多路,這樣也可以在床上多趟一會兒。
雖然嘉靖皇帝不上朝許多年了,可是官員們這個習慣還是沒變。
“皇上讓他修城門他推三阻四,自家起樓閣倒是飛快,還真活該他倒黴。”
魏廣德順嘴就接話道。
“豈止,上上月皇爺交給他們在西苑新建一處丹房的事兒也是做得粗糙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工,今兒皇爺就是看了新丹房才終於沒憋住發了脾氣。
這事兒你知道就行了啊,可彆到處去說。”
陳矩又說出另一件魏廣德不知道的事兒,也是嘉靖皇帝發火的原因之一。
皇帝要的房子你建不好,自家的宅子搞的卻是豪華無比,哪兒來的銀子還用說嗎?
好死不死還撞一塊去了。
魏廣德已經可以想到嘉靖皇帝這次怕是真的不會輕饒了趙文華,就看嚴嵩的麵子重不重了。
趙文華、嚴嵩、景王......
貌似是一根繩上的,趙文華要是坐不穩工部尚書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