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憑借給人一定恩惠,就讓他們放棄心中的朝廷,那是想多了,除非你聯合的是山匪強盜。
隻有這些人,心中才沒有朝廷,因為朝廷就是他們的催命符。
回到家中的魏廣德依舊在思考這事兒,因為關係到自家未來的生活。
裕王府那邊,魏廣德也不打算這麼早就過去通氣,因為裕王在此事上根本就沒有任何發言權。
想到自己以前讓蘆布抄錄的資料,涉及從前元到正德朝漕運和海運的數據。
運送一百萬石糧食從南方到北方,若是走漕運,永樂時期大約需要消耗三百萬石糧食,成化朝約三百三十萬石,而到了現在,這個數字隻高不低。
也就是說,從南方把糧食運到北方,需要三倍以上的運輸成本,這還不考慮期間消耗的時間。
但如果是走海路呢?
那麼花費大概是一百萬石。
也就是什麼都不變的前提下,僅僅漕運改海運,送入京城的糧食直接可以翻一倍。
彆看隻增加一倍,可卻能讓九邊士卒不再為口糧擔憂,或者京官們的祿米也可以得到保證,不用再被戶部折色。
當然,這些,魏廣德也隻能是想想。
如果嘉靖皇帝采納,這一切變為現實的話,難保京城裡會不會又有無數的工地開建,新的廟觀誕生。
其實,魏廣德在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就敏銳的發現,做海運,貌似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至於方式嘛,當然是頂著漕運的消耗行海運之法。
漕船不入大運河,順江而下入海,沿著海岸線北行到天津,在通過海河等支流運抵通州。
這可是暴利啊。
相當於送一船糧食可以賺兩船糧食回來,即便考慮到造船和維修,那也是大賺特賺的生意。
不過,這隻是這對海運商人而言,對吃漕運飯的人來說,自然是滅頂之災。
想想大運河流經的府縣,有多少人口以此賴以為生,彆的不說,但就漕軍就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
倒不是說他們有多強大的戰力,而是他們被釋放出來後可怕的破壞力。
漕運改海,漕軍會因此被削除幾成?
魏廣德不知道,但是至少有好幾萬人會失去他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職業。
當然,他們也可以被兵部用來補充其他衛所,但是兩岸無數靠運河吃飯的百姓又當如何?
想到這裡,魏廣德就一陣撓頭,漕運還真碰不得。
漕運實施已曆百年,運河沿岸無數人的生計依賴於漕運,販夫小卒,纖夫船戶,甚至賣唱賣笑的歌女等人,而且沿河的中下層管理者也可以借機揩油,大家都一起來維護這個體製。
在窄窄的一條河道上,從朝廷到漕運的官員,從漕工到普通百姓,太多人的生計被綁架在這條河道上。
漕運的存在,其實已經超脫了經濟的束縛,而是一項關乎大明朝國運,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政策。
到這一刻,魏廣德算是悟了。
隻要大明朝沒有放開海禁,那麼漕運的地位就根本無法挑戰。
圍繞著運河沿線無數城鎮的利益集團,以此謀生的無數黎民百姓,這麼龐大的力量足夠讓嘉靖皇帝作出明智的選擇。
而魏廣德不知道的是,在未來終結漕運的,其實就是一場波及運河的起點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
1853年後,太平天國占據南京和安徽一帶,運河沿岸主要城市都遭受重創甚至焚毀,清廷才不得不選擇海運的方式向北京運糧,至此盛行數百年的明清漕運,徹底退出曆史舞台。
如果知道未來終結漕運的力量居然會是這個,魏廣德或許會考慮助攻一波,讓張璉的兵馬乾脆掃蕩南直隸一帶,讓明廷徹底看清楚漕運的脆弱。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不說其他,但就現在江南的戚龍俞虎就足夠張璉喝一壺的,有這兩人坐鎮,一般的反賊還真難做大。
至於魏廣德看到的,通過開海禁的方式逐漸讓海運替代漕運,那也是基於沿海港口的發展。
隻要南北海港建立起來,一開始當然主要是進行海貿生意,但是當有商人發現海運低廉的成本後,必然會把以前通過漕運輸送的貨物改走海路。
朝廷中的既得利益者即便繼續堅持漕糧的運輸,但是大勢所趨下,他們也隻能不斷的妥協,最終還是會不得不接受海運為主,漕運為輔方案。
想到這裡,魏廣德不由得感覺自己好偉大。
就是想賺點錢,居然想到為國為民上去了。
收回思緒,魏廣德叫來張吉,把遼東海運可能會在來年被禁的消息告訴他,也是讓商會那邊早作打算,彆旨意到時候發出來後卻措手不及。
早做準備,有貨物就儘快運走,不要想著壓貨。
聽說遼船可能被禁,張吉立時就有些急了。
作為魏府的管家,張吉可以說對府中的銀錢收支極為熟悉。
“老爺,若是停了遼東到山東的航道,咱們府裡分紅的銀子至少減半。”
張吉小心提醒道。
“我知道。”
魏廣德無奈回道:“你說的那些我都知道,之前老爺我聽到消息就找人問過,此事牽扯甚大,估計最遲明年年末,朝廷裡肯定會有明確的旨意下發。”
張吉聽到魏廣德這麼說,低頭思索一陣後才又抬眼看著魏廣德,小聲說道:“老爺,到時候要不要我們自己準備海船,悄悄的運輸貨物,走通過一些小漁村.....”
“避得開水師戰船的巡邏嗎?”
魏廣德沒好氣的打斷了張吉的話。
其實在之前,魏廣德就從張吉口中聽說過,在沒有海運濟遼前,就有商人偷偷摸摸的這麼乾。
不被抓到還好,一旦被抓到就會很麻煩,可不止是損失一批貨物那麼簡單。
至於現在的遼東巡撫和山東巡撫,一個是吉澄,一個是謝東山,這兩人魏廣德可都不熟悉。
真要出了事兒,想要把事兒壓下來也費勁。
對方勢力太強,魏廣德打算認慫,不搞海運就不搞吧。
不過,當初自己對裕王的影響明顯發生了作用,裕王對於開海試點很是熱衷,魏廣德已經交了兩份計劃過去,不過裕王似乎都還有不滿,讓他繼續完善。
念及此,魏廣德看了眼張吉又說道:“雖然海運不能走,但是你那邊也彆閒著,多打聽些海外最喜歡的商品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