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好進兵時間,自然要給剛剛趕到的浙兵三日的修整,第四日三軍儘出,圍剿倭寇。
出了營帳,劉顯還是有些不服氣,隻是輕蔑的瞥了眼戚繼光。
不止是劉顯,其實俞大猷也看出來了,戚繼光和譚綸之間或許是有交往的,想到之前聽到的一些消息,也隻是搖搖頭,隨即和劉顯一起等自己親兵牽來馬匹,隨即翻身上馬,揚鞭欲走。
騎上戰馬後,就比周圍人高上不少,視野旋即也開闊許多,劉顯和俞大猷在馬上就注意到營帳右側據馬後,擺放著許多黑色火炮。
這些火炮和他們常見的明軍火器不同,炮管短粗,首尾約兩尺長,周身加了七道鐵箍,炮頭由兩隻鐵製虎爪架起,看起來虎虎生威,煞是威風。
和明軍中常見的將軍炮、大型碗口銃皆有不同。
“劉都督,你看那炮。”
俞大猷不由開口對劉顯說道。
“那個可能就是浙兵的虎蹲炮吧,之前聽人說過。”
劉顯盯著那火炮下麵的支架說道。
“虎蹲炮?”
俞大猷好奇道。
畢竟,虎蹲炮並不是明軍的標準裝備,至少在這個時期還不是。
明軍的火炮主要還是銃身短粗,銃筒為碗狀,藥室鼓起的碗口銃和大型直筒狀火銃,也就是各種將軍炮。
當然,明軍現在最先進的還是彷製西夷的佛朗機炮,經過多次實戰後,因效果顯著,已經由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轄的軍器局以及內府管轄的兵杖局開始大規模鑄造,下發各軍。
當然,擁有優先權的還是九邊重鎮,對於南方各衛所,自然排在後麵。
俞大猷和劉顯軍中,也有佛朗機炮數門,不過更多的還是早前遺留下來的碗口銃。
至於將軍炮,那玩意更重,大多被放置在城頭,並不會隨軍行動。
明軍的將軍炮,其實外形和後來西方傳入的紅夷大炮已經非常相似,隻是體量上要差很多。
不知是材料還是工藝問題,還是匠人問題,明清時期雖然也鑄造了許多大炮,可就是沒有人去開發大口徑大威力火炮。
而在幾十年前,為了攻占君士坦丁堡,蒸蒸日上的奧斯曼帝國就尋找到匈牙利籍火炮設計師烏爾班,為其傾儘所有,打造了即便是在後世來說也是非常巨大的火炮烏爾班大炮,有時也被稱作“土耳其巨炮”或“達達尼爾大炮”。
該炮長達17英尺約合5.18米,重17噸,炮筒厚達8英寸約20厘米,以便承受開炮時的巨大衝擊力,口徑則高達30英寸約合762毫米,足以容納一位成人,所用花崗岩炮彈重達1500磅約680公斤,是那個時代威力最大的火器。
一炮轟出,真的是天翻地覆,地動山搖,再堅固的城牆在這種超大型火炮麵前如同紙湖的一般,炮彈所經之處,無不分崩離析。
就在劉顯和俞大猷小聲交談的時候,站在他們後麵的戚繼光已經站了上來,給他們介紹起這種火炮。
雖然知道劉、俞二人對他搶功不滿,可是麵對這種新開發的火器,戚繼光也不會藏私,而且這東西其實也沒什麼好藏的,匠人一看就能明白。
劉、俞二人自然也是見多識廣的人,雖然不比專業人士,可憑借外觀也能大概判斷出這種武器的使用來。
現在的火器,確實太簡單了些。
“正如劉都督所言,這炮正是我浙軍中大量使用的虎蹲炮。”
戚繼光上來就介紹,還不斷把劉顯和俞大猷往那邊引過去。
很快,三人就已經到了火炮旁,隨後都下馬,蹲在虎蹲炮旁仔細觀察起來,而戚繼光也在一邊介紹起這種火炮的特點和用法。
“縮小號的將軍炮,能打散彈,打擊近距離的倭寇。”
俞大猷聽到戚繼光的介紹,眼中就開始發光。
他當然知道和倭寇交戰時,倭寇一般采用的戰法就是沒有戰法,根本就不管你幾路去,他就一路衝,衝垮明軍的防線,明軍就全線崩潰。
簡單而直接。
用這種小炮,裝上散彈,一炮就是一大片,還真是破局的良法。
旁邊的劉顯應該是早先聽聞過,不過此時也是第一次看到實物,通過戚繼光的介紹,不免也能想到此物在戰場上的使用方式以及效果,所以也是不住點頭。
“這炮,撥給我兩尊,我帶回去讓人試試。”
劉顯開口說道:“若是效果好,我看可以上奏朝廷,大力推廣此炮。”
“可惜裝填不易。”
俞大猷隻是歎道。
其實,除了佛朗機炮外,明軍火器裝填都不怎麼樣。
可那些火器,都是在敵稍遠距離的時候就要釋放,所以還有機會打出第二輪,甚至第三輪。
可這虎蹲炮,主要就是近戰中使用,可沒機會給你裝填,再打一輪出去,幾乎就是戰場上的一次性消耗品。
打贏了自然可以回收,若是打輸了,炮就是彆人的了。
“這炮,其實我也是從以為友人口中聽說的,後來略有修改製成。”
戚繼光看二人都有興趣,於是又開口說道。
有些事兒,不早點說,以後要是傳開,免不得就有人說他貪功吃獨食。
“哦?那裡還有這類似的火炮?”
劉顯奇道。
“江西九江衛就有,我友人在南京兵部任職,前些年奉命去江西各衛所點檢時發現的此物,據說是一位千戶在和倭寇交戰後發明此物。
不過他們那會兒是臨時抽調浙江,之後就不怎麼外調了,所以才沒有傳開。
他也是點檢發現,讓人試炮後,覺得效果不錯,所以留心此事,寫信告知我。”
戚繼光笑著解釋了此炮最初的來曆。
不過俞大猷微微皺眉,有些懷疑他說的那個千戶,會不會就是魏家的人。
不過想到魏猛,還有吳占魁,都是一副不求上進的樣子,也懶得說出自己的猜測。
在俞大猷看來,大丈夫生於天地間就該做出一番大事業來,吳占魁和魏猛兩人,明明有能力,卻有些貪生怕死,寧願呆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挪窩,隻想著把自家的蔭庇傳襲下去,實在沒什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