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曲線形屋麵簷口上翹的做法,遮蔽陽光少,有利於建築內部的采光。
紫禁城古建築挑簷做法與現代建築挑簷有明顯區彆,現代建築一般沒有大的挑簷,太陽光透過窗玻璃直接進入室內,使室內明亮,但在夏季過量光線射入室內同時會帶進大量熱量,導致空調能耗的上升,且因為窗口亮度較高,給室內的人們帶來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的乾擾。
相比而言,紫禁城古建築的大挑簷阻擋了大量直射光經由門窗直接直射入殿內,少部分直射光射入建築地麵,經由地麵漫反射到殿內其他地方,外部直射光經過挑簷的過濾和遮擋變得柔和。
不僅如此,紫禁城古建築挑簷做法在夏天有利於避免陽光在正午時間照入室內,而在冬天正午時分陽光則恰能照入建築最深處,以獲得建築內部最佳的采光效果。
建築內部的材料可反射光源,建築材料對光照可產生明顯的影響,古人利用反射率較高的材料將光線更加有效的引入建築內部空間。
如宋代範成大著《桂海虞衡誌載有:“土人以石灰圬壁,及未乾時以滑石末拂拭之,光瑩如玉”,意思是在建築室內的牆壁上抹上滑石後,牆壁會閃閃發光。
清代李漁著《笠翁偶集·居室部載有:“石灰堊壁,磨使極光,上著也;其次則用紙糊,紙糊可使屋柱窗楹共為一色”,意思是用白灰粉刷牆麵,再用紙糊,通過反光作用可增加室內的光線。
紫禁城宮殿建築的采光離不開光線在建築內部的反射,而這種反射作用主要通過牆體和地麵材料進行。
紫禁城建築內部有光潤如玉的金磚地麵、朱紅的立柱和淺黃色的牆壁,其表麵均有光澤,反射率較高;而建築內部的青綠色的頂棚表麵沒有光澤,反射率低。
再有宮殿門窗使用的最好的高麗紙,這種窗戶紙質量上乘、采光及防風禦寒效果好,讓紫禁城宮殿已經是此時國內采光最好的建築,可在殿門關上的刹那,魏廣德感覺眼中一片漆黑,片刻後才能視物。
隻是在殿門前短暫的愣神功夫,魏廣德就意識到自己禦前失儀,急忙快步走向隆慶皇帝,在禦書案前跪倒行禮。
“臣魏廣德見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吧。”
禦座上,隆慶皇帝開口道。
魏廣德起身,身體依舊弓著,保持一副恭敬的樣子。
剛才起來的時候,魏廣德已經再次確認,大殿裡,至少明麵上沒有看到有其他人在場,或許陛下又是和自己秘密奏對。
“李芳現在什麼情況?”
魏廣德剛定神,隆慶皇帝的問話聲就傳進耳中。
“啟稟陛下,李公公的傷,郎中說要半個月才能好。”
魏廣德不敢欺瞞,直接答道。
“李芳這個奴才,還是朕對他太好了。”
一開始聽到隆慶皇帝關心李芳的傷,魏廣德心裡還生出一種希望,或許自己有機會說服陛下,饒他一次。
可接下來冷冰冰的話,讓魏廣德一下子如墜冰窖。
“陛下還是要愛惜自己的身子,不要因為李公公的些許不是氣壞身子。”
魏廣德隻好道。
“枉朕對他如此好,之前那麼多錯事,朕都沒有追究,隻是讓他在家閉門思過一段時間,沒想到卻因此對朕產生了不滿,口出大不敬之言。”
隆慶皇帝語氣中依舊有些惱怒的說道。
魏廣德很想問他到底聽到了什麼,可最終還是一言不發。
有些事兒,知道的越少越好,特彆是涉及到皇帝。
其實魏廣德也不確定,在他眼前的李芳是否就是宮裡的李芳,俗話說知人知麵不知心,就是這個道理。
先前的話,魏廣德聽明白了,李芳犯了錯事,隆慶皇帝沒有追究。
不過這種想法隻在瞬間就破滅,他不能確定李芳在宮裡的為人,可旁觀者有啊。
至少他認識的陳矩就沒有說過李芳壞話,這說明什麼還用附言嗎?
那些錯事兒,應該是那些人在背後打小報告吧。
魏廣德在心裡有了想法,隻是不能說出口,這東西越解釋越說不清,特彆是內廷的事兒。
“陛下寬仁,是臣等的福氣。”
稍後,魏廣德才說道,旋即躬身向隆慶皇帝繼續說道:“但李公公畢竟是服侍陛下多年的老人,犯了錯,該打該罵都是陛下一句話的事兒,臣本不該多言。
隻是想到那些年在裕袛同舟共濟的時光,實在不忍心看到他被關到大牢裡受苦。
懇請陛下再寬恕他一次,放他從大牢裡出來,若陛下還不解氣,不若直接讓他去南京城養老好了,也算全了和陛下的一段君臣之宜。”
“哼哼,你和陳以勤都是一路人,朕就知道你會給那個奴才求情。”
隆慶皇帝不悅道,“求情的話就不要再說了,你先前也說了,該打該罰都是朕說了算,現在朕就是要罰他。
先讓他在大牢裡清醒清醒,彆覺得服侍朕多年,就可以對朕指手畫腳。”
聽到隆慶皇帝的話,雖然讓魏廣德熄了救出李芳的心,可也聽出來,皇帝並沒有要他命的意思。
隻是惱他經常在他麵前指指點點,這不對那不行的說詞,不想見到他。
“可”
魏廣德剛起個頭,又一下子閉嘴。
不本來想說人關在大牢裡,能不能把人放出來,外麵人看了多不好。
可轉念一想,人在刑部大牢也好,至少做什麼對他們來說更加方便,若是轉詔獄,雖然要可以進去看人,卻頗為麻煩。
“今日叫你來,就是給你說一聲,彆在管李芳的事兒了。”
隆慶皇帝在禦座上不緊不慢的說道。
“是。”
這場合下,魏廣德也不會為了李芳和隆慶皇帝發生爭執,實在沒必要,先順著皇帝心意,再另尋機會就好。
“內閣事務繁雜,彆為無關緊要的事兒分心,這就是朕叫你來的目的。”
“臣明白了。”
“莊田的事兒,處理的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