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太爺賈政收到家裡的信件,一次三封信函。
第一封 是來自老母親的關心,全是溫暖的關懷。
第二封是來自兄長的關懷。
第三封是一雙兒女在他們祖母的幫助下寫的信件,還有他們畫的畫,雖然稚嫩,但也畫的不錯。特彆是兒子畫的,已經有點像模像樣。
看見這些信件,賈政遙望京城的方向,眼淚怎麼也止不住。
“咚咚咚……”外麵有人敲門。
“進。”賈政裝好信件,放進抽屜中,快速的擦乾眼淚。拿著一本書假裝看。
劉師爺拿著什麼東西走了進來,“大人,時間差不多了。”
賈政放下手中的書,站起身,拉拉衣裳,說道,“走吧,都到齊了吧?”
“差不多,該來的都來了。”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慷慨解囊?從縣城到各村的官道拓寬平整鋪上細石子花費不少。”說到公事,賈政揉著太陽穴。
“大人,凡事都要一步步的來。不能著急。”隨著賈政一起來到林縣的還有劉師爺,他是林如海昔日的同窗,京城本地人,是舉人,家中條件一般。學問不錯,但距離考上進士希望不是很大。
但為人不錯,用楊清的話說是三觀正。圓滑,機靈,不迂腐。
做官階更高的大人的師爺都成,隻是他對輔助的大人要求也高。不一定要聰明,要有多大能耐,至少不是陰險狡詐之人。
憨憨的,迂腐點也沒問題。但不能對他如對下人般頤指氣使。還有一些細枝末節的要求,挑來挑去,也不好找事做。
最後被林如海推薦來給賈政做幕僚做師爺。
“嗯,不急。隻是想早點修好路,到了秋收以後,就要再修儲水庫或者加固河堤,修築灌水的邊溝,時間不等人啊?”賈政如今也懂不少農事,知道先乾什麼後乾什麼。
他外放後,著實在林縣做了不少為民的好事。遇到不明白的不知道怎麼做的,就寫信回家問母親,每次總會給他一些啟發還有建議。
如今的林縣是周圍幾個縣建設的最好的縣城,規劃的最好的縣城。
在林縣誰不誇一句縣太爺是個好官。
縣衙隔壁不遠的一處茶樓,全縣的有錢人基本來了個齊。
所有人與認識的,關係好的,有親緣關係的,各自坐在一起,閒扯著。一頭霧水,知縣找他們來有什麼事?
三五一群的坐在一起,竊竊私語。
縣衙今兒包了茶樓,沒有一個閒雜人等。
賈政帶著師爺,走進茶樓。
原本熱鬨的茶樓,見到縣令大人進來,茶樓內一片寂靜。
所有人鴉雀無聲。
劉師爺主持鄉紳大會,一條條的走流程。衙役們抬著林縣各村連接縣城的道路在人群中慢慢的走。
“諸位,看到了吧。這是我們林縣目前所有村落連接縣城的所有道路,紅線是縣城連接下麵各鎮子與相鄰的鎮之間的官道,綠色的線路,是每鎮連接各自下麵村落的道路。
林縣是屬於山區縣,不富裕,大半的村落都在山裡。
山腳,山腰的都有不同的村落。
有些村落想走出來,是不容易的。翻閱大山就要一天的時間。
有位賢者曾說,要想日子好過,必須先修路。
今兒大人想聚集各位,就是想讓各位群策群力。怎麼讓各村的道路彼此相通……”
劉師爺一口氣說了好多,在場的人,更加的鴉雀無聲,不敢出聲。怕被賈知縣抓包,他們中有兩戶鄉紳家裡也是有背景的,也不怕眼前的賈政大人。
隻是也不想被知縣抓包先表態。
大家都低著腦袋,也不說話,心裡都嘀咕:鄉村小道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許久,沒有人說話,賈政冷笑一聲,說話了,“既然諸位不願意相助,也不願意上本縣的縣誌與光榮榜,本官不勉強。
鄉村官道,本官會以縣衙的名義自行修路,隻是諸位以後府上的下人,主子,牛車,馬車等出行,隻要走本縣的道路,一律繳費。
走一次交一次,按照路程的遠近交費。直到修路的費用賺回來為止。人,與車,還有滿車與空車,以及大小收費都有不同……彆到時候找本縣求情,還有不遵守收費準則,到時候彆怪本縣不留情麵。”
一位本地有幾分麵子的鄉紳聽明白了,縣太爺在搞事。
開口問道,“不知大人怎麼收費,還有是所有人都收費嗎?”
賈政笑眯眯的說道,“不,貧苦百姓不收費,隻收家有五十畝良田以上的富人。無論是開鋪子的還是家有良田的,全是一樣,走路的行人不收,隻收牛車,馬車,各種用車的,車碾路,很容易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