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城知青(04)(2 / 2)

搞搞清楚,到底是誰在背後傳的那些話。彆一遇事就犯蠢。”

小姑娘說完,抿著小嘴,不願意再說話。

說多了,她怕自己變的跟眼前的人一樣的蠢。

“真不是你們倆在外麵說的?”李貞還是有些不相信,再問一句。

“我和清姐可不是喜歡傳是非的人,即便要說你什麼,也是我們兩單獨私下嘀咕,說你乾啥?你有什麼好說的。吃飽了撐的嗎?”

“行,我信你們。”李貞也不是真的蠢,隻是衝動之下來不及冷靜思考而已。

楊清對麵下鋪的夏冬牽著個兩歲的多點的小女孩走了進來,進門就說,“同學們,我帶著我閨女進來住一個星期。她奶奶要回老家處理些事情,家裡也沒有人帶。我儘量讓孩子不鬨騰。”

夏冬也是下鄉多年的知青,一直到前幾年熬不住了,覺得回城無望,才和一起下鄉的知青老鄉結婚,有了閨女苗夏。

兩歲對點的孩子,最近沒人照看,她才帶來。

“沒事,隻是冬姐,你上課去了,誰幫你看夏夏?”

“我帶著她一起去上課,讓小家夥在走廊裡玩,她很聽話,不會亂跑的。”夏冬也擔心這個問題,可她真是沒有辦法,丈夫在師大,與自己隔的遠,也不方便下課就來接孩子。

“沒事,我們都幫你看著些。”

楊清也說道,之前,上半年,原主也帶著認生的閨女在宿舍住了幾天。

想把孩子送去給娘家媽帶,可小家夥開始並不願意。

原主才在學校邊租了一間民房。等孩子熟悉環境以後,把孩子交給同院的大媽帶,她每周三回去住一晚,看看孩子,陪陪她,再就是周六再回去。

送去娘家,太遠,根本無法每周周三回去娘家看孩子。

“謝謝謝謝,我就這一周,剛才她奶奶送來孩子,已經回去了老家。我也是沒有辦法才帶回宿舍。”

一向沒有什麼存在感的沈玉皺起眉頭,有些不願意的說道,“那你要保證你閨女不鬨騰,我睡覺有點響動就很容易被吵醒。醒了以後,又很難入睡。大家都是知道的,我不針對你,但也不想被你家夏夏吵醒。一次我可以不計較,如果兩三次四次,那我是不同意的。”

沈玉說完,眼睛一直盯著夏冬,希望得到肯定的回答。

夏冬可不確定,等了一會兒才說,“好,我儘量讓孩子早點睡。她一般半夜我會給她端一次尿,不過你們放心,我抱著她出去廁所端,你們放心吧。我輕手輕腳,儘量不吵到大家。”

“好,說話算話。不要吵到我。”沈玉說完,拿著書本走人。

倒是楊清從自己的挎包中拿出來了兩顆奶糖,攤在手上,“小夏夏,來,阿姨抱抱。”

伸手敞開懷抱,小家夥邁動小短腿,認出來阿姨手中拿著的奶糖,吞咽著口水,看向媽媽,見媽媽點頭,才伸開手,抱住楊清,“姨。”

“哎,真乖。”抱住小夏夏,還剝開一顆奶糖,放進小家夥的嘴裡。

小夏夏乖巧的很,也不認生。吸吮著奶糖,好吃到眼睛都眯起來,笑容燦爛。“好次。”

坐在楊清的膝蓋上,也不動,笑眯眯的小模樣,可愛級了。

宿舍內,也不並不是所有的舍友都好相處。

下午去上課,夏冬抱著小夏夏,楊清幫她拿著小凳子,等下需要放在教室後麵的門口。讓夏夏坐。

還給小姑娘拿了兩本小人書,雖然她還不識字,但上麵有人物,可以給小姑娘發揮想象,一個人慢慢看。

一下午,三節課,夏夏真的聽話,一直不哭不鬨,上課的時候,偶爾在走廊裡走動走動,到彆的教室前張望,但不說話不鬨。

下課之前一定乖乖的坐在媽媽教室的後門邊,後門一直開著,也方便夏冬看孩子。

楊清晚上走讀,不需要留在宿舍,下午所有的課結束以後,就背著挎包離開,走到大門口就見到劉大。

彎著腰,伸著腦袋,朝學校內不停的張望。還見他拉著一些男學生,不知道說些什麼。

楊清沒有走過去,隻是多望了幾眼。

回到家裡,孩子們已經放學回家,天亮已經煮好飯,擇好菜。

“媽媽(小嬸)。”幾個孩子見到楊清,全湧了過來。

“好了,都去寫作業,等下吃飯。天亮,你快去看書寫作業。”

“嗯,小嬸,老家來信了。”天亮從堂屋的茶幾上拿過來一封信遞給楊清。

老家來信,楊清有些覺得奇怪,接過信問,“你小姑寫的嗎?”

搖搖頭,天亮回答,“應該不是,我沒有拆不知道是誰,但地址是我們老家。”龐天亮看過地址,是老家的,但不知道是誰。

“行,我們一起。可能是你小姑吧?”

“好。”龐天亮想到了什麼,抿著小嘴,有些不舒服。

打開信,楊清認真的看起來,龐天亮站在後麵也跟著看。

如兩人猜測,是小姑子(小姑)來的信,信上一句都沒有問三個孩子,反而是通篇的訴苦,說今年的秋收估計不會好,地裡的糧食好多癟子。

沒有開口借糧食,但意思是那個意思。

龐天亮的小嘴抿的更緊了,更難受了,拉了拉小嬸的袖子,小聲的說,“小嬸,彆搭理小姑。她家不會真的活不下去。”

小孩子心裡明白著,雖然小姑以前也對他和弟弟還行,但真的隻是還行。

說好真談不上。

可小姑的來信,讓他對小姑很失望。還沒有收割就提前借糧食,這也有點太過分了。

即便真的減產,但也不是顆粒無收,多少能收一些。還有他和弟弟們來的時候,可沒有見老家遭災,沒有水災,沒有旱災,那欠收,減產從哪兒說起。

即便減產欠收了,隊裡也會分糧食,隻是分的多與少。分的再少,那今年也能對付過去。缺糧食也不是馬上就缺。

本來糧食就不多,家家戶戶,都是吃個六七分飽。這樣能吃一整年,沒有幾戶人家餐餐吃飽飯。偶爾過節過年才吃個飽飯。

已經是個習慣,不管怎麼算,也不該現在來暗示借糧食。隻是不知道這是小姑的意思還是小姑父的意思,又或者兩人一個意思。

折好信件,心中冷笑,真以為自己是散財童子,錢多的發燒。自己願意養夫家三個侄子,除了可憐同情,還有彆的考量,以及當時的處境等等。

還有她養的活,才接手的。

至於那小姑子,夫妻兩人養兩個孩子,不說日子過得滋潤,至少不會現在就過不下去。

一封信,沒有幾句是對自己與盼盼,還有三個侄子的問候,全是他們自己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全是哭訴他們怎麼怎麼困難。

“知道,我又不是沒在農村待過,寫信過來至少需要十天半月,即便現在開始秋收,可寄信前,還沒有收割。

也不知道是你小姑的意思還是你小姑父的意思。不管他們誰的意思,我都沒有辦法幫他們。

你小嬸我,也不是什麼有錢人。一個月的糧食也是有限量的,就你們三個的糧食,還是我想辦法得來的,哪裡有多餘的接濟他們。

我不找你小姑他們借就不錯了,哪裡有多餘的。你們三個來了燕京也有兩三個月的時間,也知道,城裡人買糧食都是憑證買,每個人按照年齡,按照性彆,工種定額。你們三個暫時還沒有燕京戶口,你們三的糧食都是想辦法弄來的,再像多弄,我可沒有辦法。

弄糧食,可是要到處求爺爺告奶奶……”

知道小嬸說的話,都是事實,龐天亮心裡明白。

“小嬸,我知道的。我懂的,那我們以後的戶口能遷過來,能分配到糧食不?”龐天亮對於城裡戶口,農村戶口,還沒有多少概念。現在唯一著急的是,有了燕京戶口,以後他和弟弟們就有了糧食定額。

小嬸也不會每月都到處求爺爺告奶奶。

把信件放回房間,楊清撩起衣袖,去到廚房炒菜。

轉眼又是一個月。

老家

龐燕家裡

堂屋的炕上,於父問小兒子,“勇子,給你媳婦兒的嫂子寄的信,你確定地址沒有錯嗎?”

“沒錯的,我去燕子她娘家隊裡找老支書要的。我從信封上抄下來的。

老支書說了,那是新地址,之前的屋子隻有一間,住不小幾個孩子,新租的,與以前的地址差不多,就是一條胡同。”

於勇可是反複對了幾遍以後才抄回來的,錯是不會錯的。唯一可能的是,那邊不願意搭理自己借糧食這事,所以不回信。

於父吧嗒幾口旱煙,又說,“那就是你媳婦兒的小嫂子不願意搭理你們,要不然不借糧食就罷了,連封信也不回。”

憂愁到不至於多憂愁,隻是便宜沒有占到,心裡多少有些難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