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多少給農場,自己加工多少,留多少,都是有比例的。
一個月的時間,日夜不停的種植收割,已經擴大了好些塊地。
背包格子裡,本月的任務糧食,魚,雞蛋,豬肉,蔬菜,全部已經收集完畢。剩下的,繼續為下個月,下下個月等,為以後等每一個月攢各種物資。
手裡也沒有閒著,一會兒釣上來一條魚一會兒一條魚,有好些孩子圍著楊清,一斤以下的魚,釣上來也會扔進河中。
“清姐姐,咋都扔了?”邊上一個吸溜著鼻涕的小男孩,不解的問道。
小男孩身邊還蹲著一個小姑娘,眨巴著黑黝黝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水汪汪。望著魚,還吞口水。
“太小了,河中的魚不能釣光,留些讓魚長大,大魚再生小魚,以後就不愁沒有魚吃。”
小男孩吸溜一下,說道,“是不是一次吃光了,以後就沒得魚吃了。”
“是,吃一半養一半,才能生生不息。”楊清沒有想到自己此時的一席話,小男孩記了一輩子。對小男孩影響深遠。
“噢。”
看著小男孩,楊清問,“小家夥你家有沒有釣魚竿,有的話拿來,姐姐教你釣魚。”
兩個孩子,看著長得不賴,五官清秀,長大了一定男帥女美。看著他們對著活蹦亂跳的魚都垂涎的吞口水,也想幫幫他們。
小男孩眼珠子滴溜溜轉動,薅薅腦袋上的頭發,悄聲的說,“咱村大部分人家都有釣魚竿。”
“那你快去拿啊?”
“謝謝清姐姐。”小男孩附在妹妹的耳朵邊說了幾句話,起身一溜煙的就朝家裡跑。
跑走的小男孩是本地生產隊的唯一一位地主家的孩子。
如今,還沒有到一九六六年,各地批鬥地主也沒有到白熱化的地步。不過幾年後,本村也不嚴重,本生產隊的唯一的一位地主也不是大地主。
家裡人的口碑好,每次批鬥也就是走走過場。過場走完,該乾嘛乾嘛。
村子裡對內還是比較和睦,對外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一個個的彪悍著。從與鄰村爭鬥就可以看出來。
也許是小男孩的宣傳,一會兒功夫,來了好些帶著釣魚竿來的孩子,還隨身帶著有水桶,魚簍之類的。
幾乎沒有人帶小板凳,都是坐在一屁股坐在地上。
釣魚的孩子太多,楊清隻能再悄咪咪的灑點東西,造幾個魚窩子。
一直到大人們下工,一群孩子們還不舍得走。
村子不大,一共也有五十多戶人家。不過現在的一家家,可不是三四口人,大多數都是十幾口甚至二十多口人。
五十多戶,人數也不少。
像楊家一樣分家的大家庭是少數。全村也沒有幾戶。
今晚的村子裡,空氣中到處都飄散著魚香味兒。
從村裡回城,已經是廠裡快下班的時候。踩著三輪自行車的楊清,小小的車廂裡用大桶裝著幾條大魚,還有兩斤多的小魚。
回到家裡,自己把車停在屋簷下,水桶拎進家裡。
此時前院的人,基本都不在家。都在外上班,隻有盧寡婦的老婆婆躲在窗戶後悄悄的看。
楊清知道,神識強大進院子就知道誰家有人誰家沒有人。前院還有人家也有退休的,或者家庭主婦,可此時除了盧寡婦的婆婆劉大丫外,其餘的都不在家。
還有一個小時,就要下班,那些人也該回來做飯。
等楊清剛收拾好,外麵已經有了響動,有些大媽陸續的回來了。
見到楊清在院子中的水池子邊殺魚,東廂靠正房的第一間是老嚴家。嚴大爺(大伯)的妻子喬大媽拎著菜過來洗,“喲,小清丫頭,又回老家釣了魚來呀?”
“嗯,釣了些。”
殺魚她是熟手,一刀一刀的皆有章法。看的喬大媽伸出大拇指點讚,“厲害,不虧是你爸的閨女,利落。”
頭一甩,傲嬌的很,“那是,我不能給我爸丟臉。”
在家裡做菜,還煮了父女倆吃的大米飯。北方大米少,楊清也不常煮大米,偶爾煮點。倒也不打眼。
“小丫頭得意上了。”喬大媽在水池對麵洗菜。前院的水池一共四個水龍頭,一邊兩個。兩邊還有多餘的水泥台子,可以放菜放衣服之類的。
“嘿嘿。”
不多言,一會兒功夫一條魚清理的乾乾淨淨,清理出來的一些不要的魚雜用東西裝著,然後扔到院內統一的垃圾桶內。
再回到自己殺魚的地方,把周圍用水擦擦洗洗乾淨,才走。喬大媽把一切都看在眼裡,全院最講究衛生的就是楊家與西廂的徐家。
不像自家隔壁的盧寡婦一家幾口人,一點也不講究,滿院的製造垃圾,看著就煩人。
雖然她也不是多講究的人,可也不是邋遢人,隻是沒有徐家楊家那麼講究罷了。
楊清回到家裡,一條家常味道的燉魚,還炒了幾個青菜,用油炸了一盆花生。
魚在桌子上用小紅泥爐燉著,楊爸回來的時候,空著手,沒有在食堂打飯。
父女兩心有靈犀,楊清煮了三碗米,她最多吃一碗其餘的一半是楊爸的,還有一半是明晚的晚飯。
“爸,洗洗手吃飯。”楊爸進家門的時候,所有的菜已經全部做好。
“等一下,我拿個東西給你看看。”楊爸先開櫃子鎖,從裡麵拿出來一個盒子,再開鎖拿出來此時代的房產證,遞給楊清,“徐家今天已經走了,家裡的大件家具,包括椅子鍋碗瓢盆都沒有帶走,熱水壺都留了下來。”
“好,你給徐叔叔他們折了價沒有?”楊清擦擦濕漉漉的手,才接過房產證明看起來,是自己的名字上麵還有附帶的身份信息。
“折了一些,還有一些,你徐爺爺不讓折,說是提前給你結婚的喜錢。我也就沒有多推辭。”
楊爸已經拿出來自己的酒瓶,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坐在桌子邊開始小酌。
美滋滋的。
“我知道了,你留了他們在魔都的地址沒有?”
“留了。怎麼著,想給他們寄東西啊?”
“嗯,過段時間再寄,正好讓他們過年吃。”楊清沒有占人便宜的習慣,徐家大方,她也不小氣。
父女倆吃飯,門也沒有關,盧寡婦家的兩個孩子,聞著味道走到了楊清家門口。站在大門口,就這麼望著,口水還滴答滴答的流。
如果是往常的原主肯定會給他們一些,可楊清瞟一眼,然後麵不改色,心不跳的繼續吃。
楊爸嚼著油炸花生米,也不吭聲,父女倆裝作沒有看到,繼續吃。
其實盧寡婦家的日子,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苦,甚至比整座大院中一半的人家家裡的日子都好過。至少在改革開放前,確實是這樣。
她一個人的工作養四個人,老公公在農村上工,養他自己綽綽有餘,還能接濟城裡的四口人。
老公公時常會來送一些蔬菜,能節約一些菜錢。
盧寡婦每個月還能存下三五塊錢,雖然不多,但日子也不是過不下去。
可她心裡一直給自己暗示,自家死了男人,還有兩個孩子,日子難過。
一直暗示一直暗示,暗示到她吸彆人的血吸的一點心裡負擔都沒有。吸的心安理得,大院裡,廠裡,誰要是說她不可憐,或者不願意伸手幫她,心裡就恨人家。
覺得彆人冷酷無情,沒有善心愛心。
她的心都已經扭曲。
自私,自利,虛偽到極致。
盧寡婦的兩個兒子馬強,馬華,站了許久也沒有得到楊清父女倆的邀請。
大一些的馬強等的不耐煩,自己主動出聲,“楊大爺,我餓了。”
被人喊著說餓,楊爸微微歎息一聲,扭頭過來,說道,“餓了,就回去催催你奶奶,一天到晚在家也不知道早點做飯,乾啥呢?快回家,等下你奶又要扯著嗓子喊你們回家。”
沒有吃到自己想吃的,馬強不願意走,反而走了進來,一直走到楊清家的飯桌邊,指著燉在上麵的紫砂缽子說,“我不喜歡吃我奶奶炒的野菜,我想吃那缽子裡的魚。我和弟弟都餓了。”
楊爸的一張臉瞬間接連變了幾個顏色,強忍著心中的火焰,用儘量平和的語氣說,“小強,帶你弟弟回去,快。那缽子裡的魚,是我家的。”
作者有話要說:感恩答謝……
瘋丫頭扔了2個地雷
謝謝瘋丫頭,麼麼噠!
謝謝一直支持訂閱,打賞,灌溉的小天使們,麼麼噠,比無數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