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營造匠(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24 字 2024-03-21

“什麼?軒奴想在冬日種菜?”

張根富聽了管家張通的彙報之後,覺得很不可思議,“這冬日能種菜嗎?”

自古以來,依時而種都是農耕民族的傳統。反季節蔬菜?那是有違天時的。不過,這個隻是腐儒的論調,如今大宋,“以非時之物為珍”,哪個城市冬日沒有時蔬賣的?反季節蔬菜都被當成山珍美味!哪怕是再小的城市,也有黃豆芽出售。像汴梁城中,韭黃、撒佛花、蘭芽、勃荷、胡桃、澤州餳、生菜、蔥、蒜、芹菜……都是應有儘有的。

隻不過,這種蔬菜的種植成本很高,而且不能大批量種植,所以能吃到新鮮蔬菜的,除了宮廷以外,就是達官貴人了。尋常百姓也買不起,像張根富這樣的豪奢之家,冬天吃得最多的也是黃豆芽和“窖藏菜”。因為張家都來不及去買,這新鮮的蔬菜,已經被汴梁城中的大戶給搶完了。

所以,張根富覺得很奇怪,這冬天也能種蔬菜的?

管家張通也不知道其中的技術,因為這種技術成本很高,而且技術沒有泄漏出來,所以想規模化種植都不行。

但是,張正書說他可以種,這讓管家張通怎麼能不吃驚?

“冬日亦能種蔬菜,隻不過此法秘傳,小官人說他能成,我拿不定主意,特來稟告官人知悉。”管家張通也怕背鍋啊,請工匠來搭茅草大棚,花費雖然不多,但茅草、木料的錢,工匠的工錢,都是要給的。如果張通要背鍋的話,那起碼是十數貫之巨,也不是一筆小錢了。

張根富想了想,然後大手一揮說道:“既然軒奴要做這事,你就依他的意思照做罷!”

有了張根富這話,管家張通就安心多了。事實證明,管家張通的辦事能力不是蓋的,不過一個多時辰,就遣人到汴梁城中,請來了好幾個民匠。宋代的工匠,地位不算高。但是在曆朝曆代來說,已經算頂尖那種了。在手工作坊裡,若有人雇請工匠,就必須按時給付錢米。至於錢米的多少,因不同時期、不同工種而異。古代工匠技藝大多父子相傳,所以工匠在宋代能有這樣的地位,實屬不易。

宋代的工匠,有官匠和民匠之分,事實上,官匠雖然衣食無憂,但論自由程度,肯定是不及民匠了。有時候,雖然民匠也會被官方“差雇”或者“和雇”,但總體來說,在社會上活得也還算滋潤的。

就拿管家張通請來的營造匠來說,他們專門替人建房子,不僅有工錢,建好之後還有賞錢拿。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營造匠,一年也能賺個四五十貫。可彆小看了這個數,相當於年入六、七萬了。

管家張通,也是許諾了給市場價來建造茅草大棚,他們才應邀過來的。不然,區區一個茅草大棚,便是幾個農戶,也能做了,何必用到他們?有錢能使鬼推磨,管家張通雖然把錢用了出去,但心疼啊:“小官人太敗家了啊,這錢又是平白生出來的,怎能如此揮霍呢?”

“張管家,這是要在哪裡搭茅棚?”

一個營造匠有點不明白了,這張家宅邸如同深宮大院一樣,占地極廣,到處亭台樓榭,小橋流水的模樣,便是這些個營造匠也是第一次見。如此大戶人家,居然要搭茅草大棚,這有點不合邏輯啊,甚至非常詭異,詭異得來又有點搞笑。

管家張通老臉一紅,說道:“是我家小官人,欲要搭個茅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