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報因為市民階層的需要量大,發展極快,甚至有了自己的傳播係統和專業“報料人”、“記者”。由於小報的消息新奇快捷,發行麵極廣,勢頭甚至壓倒了政府發行的朝報、邸報。而且,這小報是很賺錢的,更彆說張正書大致知道後世的報紙如何賺錢,這是一條生財之道啊!
這樣的環境,不引導輿論,讓北宋回到正軌上,還真的浪費了穿越者的身份啊!
“看來,是時候弄個報紙了,五日一刊,恐怕都有人買賬……”
張正書陷入了yy之中,這簡直就是給輿論綁架政治最大的土壤。
隻是,一旦官僚階級也學會了這一招,說不定北宋還會變得更加黑暗。但是,這有關係嗎?如果沒有改變,北宋二十九年之後,就玩完了。既然結果是最壞的,那麼怎麼弄,估計也不會壞到哪裡去。
現在,北宋內部的矛盾重重,需要來一場對外戰爭,來緩解內部矛盾了。交趾,就是北宋最好的沙包!
“小官人,小官人,這茅草棚搭好了,我等也準備告退了……”
這些營造匠見張正書直愣愣地看著茅草棚,看似在視察,但又不太像的樣子,駐足了足有一刻鐘之久,他們也拿捏不準,這到底是行還是不行。於是,便有營造匠出言試探了。
張正書回過神來,心道:“報紙的事,先放一邊吧,主編難找啊,這年頭的讀書人,哪個肯放下身段做這個主編?”
見營造匠有些畏縮的樣子,張正書笑道:“很好,這茅草棚我很滿意。是了,你們去領工錢吃飯罷,明日再來我這,還有東西要你們做的。”
營造匠見還有活乾,當即大喜過望:“小官人有所囑咐,焉敢不從?”
打發了這些營造匠之後,張正書拿著畫了一半的圖紙,走進了房中,打算繼續挑燈夜戰。
這人啊,有了目標之後就是不一樣。
雖然張正書很想做個二世祖,做個紈絝子弟,但好像做個忙碌的富家翁,也不錯。而且張正書覺得現在的生活挺好的,吃喝不愁,用度不愁,累了,想偷懶隨時可以偷懶。
“生活是多麼美好!”
張正書感慨了一句之後,來財又在外麵叫道:“小官人,該用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