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成就感(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480 字 2024-03-21

“小官人,甚麼事笑得這般開心啊?”

來財見張正書笑得合不攏嘴,忍不住問了一句。

“小孩子,不該問的彆問!”張正書隨口說道,“對了,你去找找通叔,就說我還要找幾個木匠過來。大概要二十多人才行,不然千畝田地,建造茅草大棚也是夠嗆的。還有,木料和茅草不夠,要繼續購買才是。嗯,不要再運回這裡了,直接運到李家村那邊,先建一間屋子堆放起來。”

雖然張正書一高興,話語裡就帶上了前一世的語氣,但來財也聽明白了。聽是聽明白了,但他還是有點不明白,一邊走一邊嘀咕道:“小官人耗費這般大,就為了冬日種菜,這劃得來嗎?”

好在張正書沒聽到,聽到了之後,張正書肯定會對他說,絕對劃得來。

如果能升級,增加自身的基本屬性,那就是值得的。彆說花這麼點錢了,就算再多錢,張正書也覺得值。再說了,“大桶張家”那麼多錢,大部分還是不義之財,張正書幫忙消化一點,幫助該幫助的人,那也是算幫張家積陰德了。

管家張通聽了張正書的打算,幽幽長歎一聲:“知道了……”

既然張根富都決意讓張正書去胡鬨了,他作為一個管家,能說什麼?隻能儘力去配合了,好在木匠比營造匠容易找,汴梁城中的木匠不下千人,隨便找找都能找出幾十個來,這倒是不怕。隻是這木料,一時間難以找齊。畢竟這不是幾根木料的事情,而是幾百根木料了,花費還是很大的。再加上要建一間屋子,這花費也小不到哪裡去。幸好,管家張通得知,這茅草大棚是可以反複利用的,如果順利的話,兩三年時間就能勉強回本了。

“小官人做事,還是太不考慮前因後果了……”

管家張通也是無奈啊,拍一下腦袋就是一個主意,這錢花得像流水一樣,讓他膽戰心驚的。自張通做了這管家以來,還從未見過張家在農事方麵投入這麼大,最多就是買一些牲畜,交由佃客去圈養而已。水利設施,還是官府修建的,不用百姓出一分錢。

“這樣做,真的能賺錢嗎?”

管家張通,很無奈地坐上了馬車,往汴梁城去了。

張家的小院內,已經成了一個臨時的木具製作場所。刨出來的木花,那些家仆過來拾了好幾籮筐。幾個營造匠緊趕慢趕,也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張正書設計的圖紙。沒辦法,水車也好,翻車、筒車也罷,甚至三用磨坊,都是精細的木匠活。營造匠雖然也懂木匠活,但始終在這方麵不夠精細,做起來也很吃力。

不過,張正書也看不出其中的差彆。他看著水車、翻車和筒車,被一點點造了出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這水車、翻車和筒車,在張正書設想中,就是用來灌溉棉花的。

至於灌溉蔬菜,甚至灌溉小麥和水稻,那也隻是順帶的事。

隻要這個灌溉係統完成了,順著官府修築的灌渠,滋養千畝田地根本不是問題。甚至還有餘力把李家村的其餘田地都灌溉一遍,也算是幫張家積點陰德吧!當然了,也免得李家村的人眼紅,畢竟張正書是知道的,這大棚蔬菜一旦種植成功,那絕對能引起汴梁城的轟動。

百文錢一斤的蔬菜,汴梁城的百姓都能接受,還被搶購一空,那八十文一斤的蔬菜,甚至五十文一斤的蔬菜,又會怎麼樣呢?

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張正書是不會降價的,因為他可以接受虧損,但其他菜農接受不了虧損啊!這汴梁城的菜農,冬日種菜本就成本極高,如果降價至五十文,說不定他們就要虧很多了。本著利人利己的想法,張正書決定黑心一點,如果銷售得好,那就堅決不降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