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諸事繁忙(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510 字 2024-03-21

張正書點了點頭,這年頭,能有這個發展就不錯了。不過,張正書想要弄的肥料,可遠遠不止這個。

“在李家村所建的屋子旁,再弄個漚肥池罷!要是擴大了規模,再建個肥料廠。”張正書喃喃自語道,彆人不清楚,他卻是很清楚的。肥料對於農作物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隻是可惜,北宋的人口大多被束縛在土地上,雇傭雖然出現了苗頭,卻難以發展起來。然而,建工廠必須有固定的工人,所以張正書的步子不敢扯得太大。

“漚肥池?”

來財有點好奇地問道,“難道小官人種菜,也要施那般多的肥嗎?”

張正書沒有回答,而是怔怔地看著那些營造匠在忙活。

“還是太慢了啊……”

習慣了後世的高效率,對於這時候的工作效率,張正書其實是不敢恭維的。

所謂的生產力,很大程度上就是生產效率。生產效率上不去,生產力也不會提高的。生產力提不高,那麼社會的繼續發展就無從談起。所以,即便宋明時有這麼多小作坊,甚至大作坊,也隻是出現資本主義萌芽而已,無法真正跨過那道鴻溝,關鍵就在於生產力問題。

然而,秦代已經有流水線的概念,可秦代以後,中國人似乎已經遺忘了這個技能。

“就讓我,來開啟這個時代吧!”

張正書把頭看向南邊,“棉花種子,找到了嗎?紡織機,要造多少才好呢?”

他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如果真的想要建工廠的話,這個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

而且,在李家村那裡建的屋子,不僅要有倉庫,還要在汴河那裡再建一個工廠。

“事情太多了,還是一步步走吧,免得步子扯得太大了。但是,報社的事,拖不得!”

想到這,張正書突然開聲問道:“來財,你看過汴梁城中的小報嗎?”

“小報?”來財茫然地搖了搖頭,他雖然識字了,但也隻限於幾個字而已,是管家張通想把他當做下一代管家來培養的。小報這東西,大多是市民階層看的,來財都是宅在張家宅邸裡,沒接觸過很正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