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書鋪(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286 字 2024-03-21

但張正書仔細想想,似乎這個價格也算公道。首先,這個時候的印刷業,普遍使用雕版印刷。其次,這所印刻的書質量高,字體優美,紙墨精良,裝訂考究,校勘嚴謹不苟,版式疏朗悅目,起碼對得起這個價格了。畢竟,印書的作坊要給工人薪酬的,這裡的工人,包括有刻工、寫工、刊工、印工、表褙工等等,還有雕版的雕刻、紙張、油墨、裝訂等等成本,哪怕是印刷量極大的四書五經,賣這個價錢也算是很公道了。

怪不得這書鋪的掌櫃,見到張正書就兩眼發光,原來是以為有大主顧上門了啊!

不過,張正書卻讓他失望了,因為張正書並不是來買書的。

“這位小官人,我這四書五經,誌怪閒談,應有儘有!”

這書鋪的掌櫃,用最熱情的招呼,招待了張正書。

張正書也不含糊,隨手拿起了一本書,看了起來。

不得不說,古代由右至左的書寫、習慣,讓張正書很難去適應。勉強看了一會,還是放下了。不得不說,這印刷的質量還是可以的,雖然比不得後世的書籍,但是在現在這個時候來說,已經是世界一流了。

“小官人,這書不適合嗎?”

掌櫃的有點驚訝,看張正書的模樣,不是在上縣學就是在上州學,最不濟,應當也是在書社裡罷,怎麼會看不上這書呢?難道……掌櫃的腦子轉得也快,立馬神秘兮兮地說道:“小官人莫非要找的,是那些個圖書?”

“嗯?還有圖書?”張正書來興致了,報紙最厲害的是什麼啊,不就是圖文並茂嗎!現在北宋,不識字的人多了去。但是,如果圖畫簡潔易懂,恐怕連不識字的農夫也能看得了,那麼還愁報紙沒銷量?再說了,能印刻圖畫,就能登廣告。這廣告收入,才是報紙最大的經營收入啊!張正書越想越是這麼回事,而且他這報紙和彆的小報不同,彆的小報,都是發表一些朝廷尚未公開的“朝廷機事”,以及其他小道新聞,在這時候,是被禁止的。

元佑五年時,由禮部擬定對刻書的管理原則,製定具體管理條例:“凡議時政得失,邊事軍機文字,不得寫錄傳布,本朝會要、實錄,不得雕印,違者徒二年,告者賞緡錢十萬,內國史、實錄仍不得傳寫,即其它書籍,欲雕印者,選官詳定,有益於學者,方許鏤版,後印訖,送秘書省,如詳定不當,取勘施行,諸戲褻之文,不得雕印,違者仗一百。委州縣監司,國子監覺察”。

也就是說,凡涉及邊防、軍事、國家機密、時政的圖書、文字,北宋朝廷都開始嚴加禁印、流傳。不難看出,北宋開始嚴加管製印刻書籍的原因,與當時的政治、軍事、外交、內政有密切的關係。然而,禁網雖密,收效甚微。宋代時局多變,對圖書的管製也時緊時鬆,在印刷術發達的條件下,發行廣泛的書籍是很難禁絕的。所以,這也是小報屢禁不止的緣故。

但是,張正書的報紙卻不一樣,他可以絕對不涉及時事,卻能列舉數字點中北宋的弊端,還能提供有效建議,引導輿論。所以,張正書決定要創辦報名,還要征集文章來刊登,給文人稿費。就是不知道,在北宋這個時局,這份報紙能存在多久。

想到這,張正書有點迫不及待地說道:“且拿來看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