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秀才都知道,今天的事,不過是消停了一個多月後,李行首的再次重出江湖罷了。一個多月前的事,隨著時間的流逝,汴梁城的百姓已經漸漸淡忘了。甚至,人們隻記得了李行首的美貌與才情,至於打架的那兩個人,早就忘到爪哇國去了。甚至於,和樂樓的李行首,經過這次的“鬥毆”事件,更是奠定了豔名。
這些秀才,為了目睹李行首的芳容,居然都聚集在了和樂樓,於是和樂樓李行首的大名,瞬息間享譽了汴梁城。人怕出名豬怕壯,李行首的豔名傳出去後,不知道被多少人奉為了“女神”,甚至有富豪願擲千金,做一回入幕之賓,和李行首暢談一番。
總總傳聞,更是把李行首的聲名推到了巔峰,讓其他美妓都羨慕嫉妒恨了。
“神氣甚麼,不就是恰好遇到衙內與富家子鬥毆麼?”
很多美妓都是不服氣的,就好像“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樣,美妓間比的是相貌,比的是才情,比的是手段。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合在一起,才能做得上行首。行首也有很多個,想要豔壓群芳,還得有小小運氣才行。說不得,李行首顯然是那個幸運之人。
燈燭高照的和樂樓裡,高朋滿座,都緊張兮兮地看著中間那一方台子。
所有人都知道,李行首將在這裡彈奏三曲。當然,這隻是序曲,真正的好戲,就是聽了這三曲後,在場的秀才們也好,舉子們也罷,但凡是個讀書人,都能賦詩一首。然後交由侍女,拿給李行首看。隻有才情足夠,才會被看得上眼,然後被請去“打茶圍”。
“打茶圍”就不用說了,其實就是鬥茶。這鬥茶沒有勝敗,隻看你的談吐。如果李行首不喜歡的話,可能一個都無法當麵和李行首說話,更彆說暢談了。
但是,這些秀才們卻樂此不疲,拚了命想要表現自己。
當然,這也跟和樂樓的經營方式有關。一般的酒樓,有美妓的,想要見行首的,哪個不需要先交錢?但是,和樂樓為了給李行首打名聲,這一步都省了。果然,那些秀才什麼的,都好像聞到了魚腥味的貓,急不可耐地跳了出來。人越多,這李行首的聲名自然也就越是響亮了。想想也是,這相當於拿錢打廣告,效果豈能不好?
“來了,李行首出來了!”
“怎生戴了麵紗?”
“哎呀,你笨啊,不戴麵紗,豈不是白給你這登徒子看了?”
“濯清漣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啊!”
……
隻見這李行首一出場,就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隻見她輕移蓮步,走到了那方台上。旁邊的侍女若桃,跟著把古琴放置在她麵前。李行首先是焚了一爐香,那輕柔得行雲流水的動作,讓這些秀才們,都集體著迷了。
紅袖添香,一直都讀書人的最大夢想啊!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便是讀書人的寫照了。很多寒士,為了功名,忍饑挨餓的讀書。而出身富貴的讀書人,就比較厲害了,讀書時往往焚香、沐浴,要書僮甚至是美女陪伴,這就是“紅袖添香”的由來。其實說白了,也是無聊的讀書人想象出來的,當成是豔福來看待。千古文人佳客夢,紅袖添香夜讀書,這畫麵是挺美好。隻是大部分讀書人,也隻能是yy而已,就好像yy才子佳人的故事一樣。
古今多少文人佳士,心之向往的也不過是有紅顏知己相伴,能夠在夜裡焚香伴讀。至於伴讀伴著,就做什麼呢……嘿嘿嘿,這就是文人的悶騷之處了。要不怎麼說人生的四大喜事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和金榜題名時”呢?這洞房花燭夜,也是文人的夢想之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