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正書也知道,這時候的“乞巧節”和情人節,那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乾係。也就是後世的人牽強附會,以為有牛郎織女這個千古流傳的愛情傳說,就成中國情人節了。然鵝,這時候的“乞巧節”隻不過是女子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而已。確切來說,和情人節真的沒啥關係。
宋朝的情人節,那是“元夕節”,又叫“上元節”、“元宵節”。最彆致的風俗,自然就是“放燈”了,猜燈謎的人絡繹不絕。還有各種魔術、雜技、說唱、歌舞、雜劇、蹴鞠、猴戲……表演的節目,便是後世的春晚也比不上。
這時候呢,單身的男女,就會趁著元夕佳日,尋找心中如意之人。元宵節期間,很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都會趁機出來遊玩。借著賞花燈之便,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遇到合適之人,就自然私定終身了。
當然,還有另一個情人節,就是“上巳節”了,也就是三月初三。上巳節是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在“上巳節”,未婚男女青年在水邊飲宴、郊外遊春、觀賞桃花、互贈香草……反正是結伴而行,增進感情的日子。
“既然七夕不是情人節,能不能因我而起呢?”
張正書這麼一想,思念就止不住了。曾瑾菡那充滿知性的眼神,時而又顯得俏皮的表情,不知道何時深深印刻在了張正書的腦子裡。甚至於,張正書已經淡忘了前一世的女友,隻是隱隱記得她的輪廓而已。沒辦法,人總是不願意去回憶痛苦的事,甚至會下意識淡忘它。先前的感情越深,那麼就會越是下意識去想要遺忘。人的本能,就是想自己過得舒心一些。
“難道我不是喜歡曾家小娘子,而是把她當做了一個替代品?”
張正書想了想,覺得並不是這樣的。人不是替代品,更何況曾瑾菡要比他前一世的女友漂亮多了。
“來財!”
突然的一聲叫喚,讓來財有點條件反射地應道:“小的在!”
“明日一早,我們就去汴梁城。”張正書淡淡地說道。
“啊?”
來財還沒反應過來,張正書已經走遠了。
“小官人,去汴梁城看‘乞巧’嗎?”來財好似很驚喜一樣,屁顛屁顛地跟了上去,心中喜滋滋地想著:“說不定,小官人會買幾個‘磨喝樂’,便是‘水上浮’、‘花瓜’、‘穀板’、‘種生’、‘果食’也好啊……”來財到底還是個小屁孩,對這種小玩意極是喜愛。
然而,張正書卻在想,明日怎麼去約曾小娘子出來呢?要知道,這時候可沒有什麼電話網絡的,約人還得懂路子,不然是約不到人的。哪怕是遞書信,也得找著人才行。要知道,上次張正書寫信給曾瑾菡,也是用鵝毛筆寫的——他的毛筆字實在拿不出手啊!
當夜,便挑燈夜戰,張正書用後世的情話,寫滿了一大張宣紙,然後塞入信封中,鄭重地寫上了“曾小娘子親啟”,然後才心下安定,沉沉在床上睡去。
翌日,張正書起了個大早。
沒辦法,心中掛念著人,自然就睡不沉了。
“小官人,怎生這般早,我都還沒睜開眼哩……”
來財也是無語,剛剛雞鳴,張正書就起身了,平日他不是要睡到辰時三刻的嗎?連帶來財都習慣了遲些起身,此刻哈欠連連,睡眼朦朧,端著麵湯和漱口水,差點沒一個踉蹌倒地。好在他穩住了身形,才總算沒把水傾倒在地。饒是如此,也還是灑了一點水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