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飄然欲仙(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602 字 2024-03-21

範員外看了一遍契約,覺得沒問題後,便簽字畫押了。張正書隨後,也簽上了自己的大名——他用後世握筆,寫下自己名字的時候,連趙鼎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張正書則自嘲地笑了笑,說道:“咳……寫得不好,但起碼是自己寫的,將就看吧!”

範員外是個生意場上的高手,肯定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糾結的,連忙岔開話題:“這契約是一式兩份?”

“一式兩份!”張正書點了點頭說道,“若是要續簽,再重簽,上一份就作廢了。”

範員外點了點頭,其實他也是打算先花個一百貫,看看效果的,所以就簽了一期。

但是張正書並不覺得有什麼,萬事開頭難,他不相信後世成熟的廣告技術,在宋朝會玩不轉。在張正書看來,《京華報》的廣告,說不定會在汴梁城裡掀起一陣廣告熱!要知道,廣告的威力,隻有張正書一個人知道!

那保人確認過契約沒問題後,契約正式生效了。

酒閣子裡,張正書和範員外重新坐下,喝著“眉壽”、“和旨”酒,吃著旋煎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範員外才小心翼翼地說道:“小官人,如今可以說說看,這廣告到底是甚麼樣子了吧?”

張正書笑道:“好說,好說……”他呷了一口酒,這“眉壽”酒,是黃酒來的,隻不過是“小酒”。所謂“小酒”,即是春酒,也是米酒的一種,隨釀隨賣,發酵和老熟的周期都很短,不需要“老熟儲存”,度數也不高,張正書試了一下,覺得還比不上後世的啤酒,也就幾度左右。詩經有曰:“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眉壽”的名字,就是出自這裡,意思是說喝酒有助於長壽。這種“眉壽”酒,隻要用炭火烤一下,用高溫把酒液裡的微生物殺死,把酒燒出酒香味,還能再延長其保質期。這種做法,就是“燒酒”了。隻不過,“燒酒”沒經過蒸餾,隻是高溫殺菌而已。

至於“和旨”酒,名字也是出自詩經:“酒既和旨,飲酒孔偕。”隻不過,這‘和旨’酒是“大酒”。所謂“大酒”,其實就是蒸餾酒,製作時在臘月下料,采取蒸餾工藝,經過“釀”、“蒸”等等工序。製造出來的新酒,還要存儲半年,待其自然醇化老熟,“候夏而出”——到了夏天才能出售。這種施曲蒸釀、儲存醇化的“大酒”,酒精濃度比較高,酒的品質比“小酒”好得多,因為耗時更多,價格當然也昂貴得多。

即便是“和旨”酒,張正書也隻是覺得和後世的啤酒度數差不多,也就十幾度而已。

沒有點文化的人,看了這兩種酒的名字會很奇怪。

但是,有文化的人一看這兩種酒,就能明白它們大概是什麼酒了。

小酒養生,大酒和美,這就是“眉壽”與“和旨”!

“廣告的奧秘,在於傳播力度。”張正書吃了一口旋煎羊,這羊肉的烹製就很好了,雖然還是寡味的些,但比上次在家中吃的羊肉要好很多。“傳播力度範員外也知道的了,《京華報》暫時的沒有競爭對手的。”

範員外點了點頭,確實,在汴梁城中報紙僅此一家,還是定期出的。

“廣告的第二個奧秘,在於廣告詞。”張正書笑道,“廣告詞貼不貼切,能不能朗朗上口,是廣告的成敗關鍵。”

範員外也點了點頭,覺得張正書說得很有道理:“那小官人可曾想好了廣告詞?”

“怎麼能沒有準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