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正書把胸脯拍得很響,然而心中卻有點忐忑。畢竟他的肚子裡沒啥墨水,就算是“寫詩作詞”,也是抄人家的——準確來說,是抄“後人”的。那些還沒出生的詩人詞人的妙作,就是張正書的獵物了。
然而尷尬的是,現在霎時間想要抄一首“後人”寫的愛情詩詞,張正書卻怎麼都想不到有什麼好的。想到的,都是唐詩宋詞,比如秦觀的,晏殊的,晏幾道的……反正就沒有“後人”的。
“怎麼辦呢,海口都誇出去了……”
張正書也急了,隻能拿出折扇來掩飾自己的心虛。
曾瑾菡倒是不急,她也知道寫詩作詞那是需要靈感的,也是需要仔細斟酌的。能七步成詩的,世間也沒多少人。曆史記載中,七步成詩的曹植,五步成詩的史青和三步成詩的柳公權、寇準罷了。至於張正書,怎麼看都不像是能幾步成試的人啊?所以,曾瑾菡也不急,一邊吃著小吃,一邊看著思索中的張正書,居然也覺得是很有趣的事。
“有什麼南宋以及元明清時的愛情詩詞嗎,江湖救急啊!”
張正書心中急道,這時候就得靠ai係統了。不然的話,以張正書的詩詞積累,一時間根本沒辦法抄到一首好的詩詞。
好在係統雖然不怎麼智能,但總算是沒有掉鏈子。很快,係統就說道:“正在按條件搜索……”
不過幾秒鐘,係統那不鹹不淡的聲音再次響起來了:“已經搜到合適詩詞……”
看著好似列表一樣的詩詞,張正書都看花眼了,這到底有多少首啊?“這是《摸魚兒》?”張正書有點震驚,因為這首詞實在是耳熟能詳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彆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說它有名,是因為金庸的武俠《神雕俠侶》的影響,女魔頭李莫愁經常會念“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雖然改了一個字,但意思卻更加清楚,所以這首《摸魚兒》便廣為人知了——確切來說,是張正書聽過這首詞,但並不知道整首詞是怎麼樣的。
“這首詞也太悲催了些……”
張正書以淺顯的詩詞知識,直覺這首《摸魚兒》不太好,就好像後世的傷感情歌一樣,失戀聽還行,要是在蜜戀時聽,心境再好也會被弄壞了。殊不知,這首詞的誕生是因為詞人元好問在趕考途中看到一個獵人,將一對大雁射下一隻,另一隻在空中盤旋哀鳴,確信伴侶已死,便也頭朝地撞死。於是,便有這首感人至深的詞。可惜張正書並不知道其中典故,隻憑字麵意思就否定了這首詞。
“嗯,這首不錯。”
選來選去,張正書總算是選定了一首比較容易懂的,而且意思也很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