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三章:庠序之教(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2880 字 2024-03-22

李家村的技校,早就開始招收學生了。不僅免費學習,還包兩頓吃食。甚至還不管男女都收,不管多大年紀都能來聽課。於是,一到農閒時刻,不知道有多少李家村的村民到技校聽課。

授課的,自然是那些道士了。道士郭騫原本想著講授修道知識的,奈何不僅村民沒啥興趣,而且張正書也不準。後來被迫無奈,道士郭騫隻能講授怎麼種田了。粗淺的種田術,被張正書編成了一本書,自費刊印放在“勤卷堂”售賣。這些天道士郭騫講的,就是這些粗淺的種田術,比如怎麼選種育種,怎麼精耕細作,怎麼提高糧食產量……結果一傳十,十傳百,技校來聽課的不僅有李家村的村民,甚至十裡八鄉的農戶,都跑來聽課了。

有鑒於此,張正書專門分開大人班和孩童班。孩童由道士們教認字,學基礎。而大人班因為人太多,課室裝不下,隻能到操場上講課。看著道士郭騫拿著一個鐵皮大喇叭在講課,張正書就覺得好笑。

不過好處是杠杠的,隨著種田術的推廣,張正書的經驗值開始瘋長了。特彆是道士郭騫說到種一茬小麥或水稻可以接著種一茬大豆,因為種完大豆之後,再種植各種作物都能增產。因為大豆是豆科植物,根係入土較深,可以疏鬆土壤,而且在根上長有根瘤,能固定空氣中遊離的氮素,除滿足大豆的需要外,還遺留在土壤中一部分氮素,供給後茬作物利用,相當於天然的肥料了。不止如此,種大豆還能減少病蟲害,這是農戶們最喜聞樂見的事。

更何況,大豆還能榨油,榨完油之後的豆餅還能喂牲畜家禽,甚至還能喂養戰馬。種大豆是不會虧的,這一點農戶也心知肚明。因為大豆可謂是一身都是寶,就算是拿來食用,能直接煮了吃,也能生豆芽來吃,還能加工成豆腐、豆漿、腐竹、腐乳、臭豆腐、豆瓣醬、醬油、豆豉……反正大豆做豆腐是沒風險的,做乾了叫豆腐乾,再乾了叫豆粉,做稀了叫豆腐腦,再稀了叫豆漿,做厚了叫豆腐塊,做薄了叫豆腐皮,放臭了叫臭豆腐,連豆腐渣都能喂牲畜家禽。

中國的農民不傻,被點醒了之後,立馬回去種大豆了。至於能不能行,那得試過才知道。

恰好這會剛剛收割完麥子,田地丟荒也是丟荒,沒東西可種。立馬種上大豆,還能趕在冬天來臨前收獲。畢竟才是七月多,離滿天飛雪的十一月還有四月時間。如果太陽給力的話,勉勉強強還能趕得及收獲。

也許是傳授的種田術太過“新穎”,而且實用,技校的名聲算是徹底打響了。李家村周圍十裡八鄉的農戶,都搶著把子女送來技校。以至於張正書回到技校的時候,差點沒嚇一跳,他才離開幾天啊,怎麼多了那麼多人了?特彆是那些小孩子,張正書懷疑自己辦了個幼兒園了。

沒奈何,張正書隻能出台一個規定,隻招收六歲以上的孩童,不論男女。

這一招,把很多孩童都篩選了下來,惹得很多農戶不滿。張正書卻說道:“若是不遵守,永久取消入學資格!”這一下,那些農戶就安靜了,乖乖照辦。其實,張正書也是為了孩子們好,沒到六七歲,加上營養不算充足,智力會跟不上的。彆說學寫字了,就算是理解都難。而且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現在又沒有什麼專門針對蒙學的課本,一上手就是小學六年級初中的內容,沒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還真不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